[实用新型]动力电池顶盖及动力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222048176.7 | 申请日: | 2022-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80394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邓平华;王雷;王世杰;徐一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百思利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15 | 分类号: | H01M50/15;H01M50/627;H01M50/645;H01M50/636;H01M50/609;H01M10/04;H01M10/058;H01M10/05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邹敏敏 |
地址: | 335599 江西省上***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电池 顶盖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顶盖及动力电池。动力电池顶盖包括顶盖片和设于顶盖片上的注液孔组件。顶盖片开设有注液孔,注液孔沿顶盖片的厚度方向由上至下依次设有上部开口和下部开口。注液孔组件包括薄片和盖体。薄片覆盖并密封下部开口,盖体位于薄片的上方并密封上部开口。盖体上开设有补液孔,补液孔借由密封钉密封。盖体、薄片和注液孔围设形成容纳电解液补充液的容纳腔。盖体面向薄片设有穿刺钉,盖体受外力挤压可驱使穿刺钉向薄片移动并刺破薄片从而释放电解液补充液。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顶盖于电解液量不够时,穿刺钉可刺破薄片而向电池内部释放电解液补充液,从而满足动力电池的持续使用,以降低使用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顶盖及动力电池。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是绿色环保的新型储能元器件,目前已广泛用于储能技术、混合动力汽车、通讯、家用电器、军工、航天等技术领域。但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日益完善,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离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近,业界对为电动汽车提供能量的动力电池的容量和安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满足动力电池的高容量要求,需要足够的电解液以维持锂离子的运输。而在电池的使用过程中,受高电压等因素影响电解液会不可避免的产生消耗。同时,动力电池的注液孔在注液后通常会进行焊接密封,因而后续无法将注液孔再次打开而进行注液。故,动力电池无法满足高性能需求时,只能报废,无疑增加了使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顶盖及动力电池。其动力电池顶盖在电解液不足不能满足高性能需求时,可向壳体内部补充电解液,因而可延长动力电池的使用期限,以降低使用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顶盖,包括顶盖片和设于所述顶盖片上的注液孔组件,所述顶盖片开设有注液孔,所述注液孔沿所述顶盖片的厚度方向由上至下依次设有上部开口和下部开口,所述注液孔组件包括薄片和盖体,所述薄片覆盖并密封所述下部开口,所述盖体位于所述薄片的上方并密封所述上部开口,所述盖体上开设有补液孔,所述补液孔借由密封钉密封,所述盖体、所述薄片和所述注液孔围设形成容纳电解液补充液的容纳腔,所述盖体面向所述薄片设有穿刺钉,所述盖体受外力挤压可驱使所述穿刺钉向所述薄片移动并刺破所述薄片从而释放所述电解液补充液。
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顶盖上,通过注液孔注液之后,可通过薄片将其下部靠口密封。再通过补液孔可向盖体、薄片和注液孔形成的容纳腔中注入电解液补充液。于动力电池电解液量不够时,穿刺钉刺破薄片可向电池内部释放电解液补充液,从而满足动力电池的持续使用,以降低使用成本。
作为一实施例,所述补液孔沿所述盖体的厚度方向形成第一阶梯孔,所述第一阶梯孔包括阶梯一孔和与所述阶梯一孔贯通的阶梯二孔,所述密封钉包括塑胶钉和金属钉,所述阶梯一孔靠近所述容纳腔且密封设置所述塑胶钉,所述阶梯二孔密封设置所述金属钉。
作为一实施例,所述注液孔于所述上部开口设有第二阶梯孔,所述注液孔于所述下部开口设有第三阶梯孔,所述薄片嵌入并固定于所述第三阶梯孔。
作为一实施例,所述第二阶梯孔的内壁、所述薄片和所述盖体形成所述容纳腔(S)。
作为一实施例,所述盖体包括连接部、平台部和连接所述平台部和所述连接部的中间部,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顶盖片,所述中间部于所述盖体受外力挤压可发生形变,所述平台部平行于所述连接部且面向所述薄片设置所述穿刺钉。
作为一实施例,平台部的厚度为0.5~3mm,薄片的厚度大于0小于等于0.5mm,所述薄片和所述穿刺钉之间的间距为d,0≤d≤0.5mm。
作为一实施例,所述注液孔于所述上部开口设有第二阶梯孔,所述连接部固定于所述第二阶梯孔。
作为一实施例,所述顶盖片上还设有防爆阀组件、第一电极单元和第二电极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百思利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百思利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481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纤窗纱用涂塑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玻纤窗纱用双层拉幅定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