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力电池顶盖及动力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222048176.7 | 申请日: | 2022-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80394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邓平华;王雷;王世杰;徐一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百思利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15 | 分类号: | H01M50/15;H01M50/627;H01M50/645;H01M50/636;H01M50/609;H01M10/04;H01M10/058;H01M10/05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邹敏敏 |
地址: | 335599 江西省上***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电池 顶盖 | ||
1.一种动力电池顶盖(100),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片(10)和设于所述顶盖片(10)上的注液孔组件(30),所述顶盖片(10)开设有注液孔(11),所述注液孔(11)沿所述顶盖片(10)的厚度方向由上至下依次设有上部开口(111)和下部开口(113),所述注液孔组件(30)包括薄片(31)和盖体(33),所述薄片(31)覆盖并密封所述下部开口(113),所述盖体(33)位于所述薄片(31)的上方并密封所述上部开口(111),所述盖体(33)上开设有补液孔(35),所述补液孔(35)借由密封钉(37)密封,所述盖体(33)、所述薄片(31)和所述注液孔(11)围设形成容纳电解液补充液的容纳腔(S),所述盖体(33)面向所述薄片(31)设有穿刺钉(331),所述盖体(33)受外力挤压可驱使所述穿刺钉(331)向所述薄片(31)移动并刺破所述薄片(31)从而释放所述电解液补充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顶盖(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液孔(35)沿所述盖体(33)的厚度方向形成第一阶梯孔,所述第一阶梯孔包括阶梯一孔(351)和与所述阶梯一孔(351)贯通的阶梯二孔(353),所述密封钉(37)包括塑胶钉(371)和金属钉(373),所述阶梯一孔(351)靠近所述容纳腔(S)且密封设置所述塑胶钉(371),所述阶梯二孔(353)密封设置所述金属钉(37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顶盖(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孔(11)于所述上部开口(111)设有第二阶梯孔,所述注液孔(11)于所述下部开口(113)设有第三阶梯孔,所述薄片(31)嵌入并固定于所述第三阶梯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顶盖(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阶梯孔的内壁、所述薄片(31)和所述盖体(33)形成所述容纳腔(S)。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顶盖(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33)包括连接部(333)、平台部(337)和连接所述平台部(337)和所述连接部(333)的中间部(335),所述连接部(333)连接于所述顶盖片(10),所述中间部(335)于所述盖体(33)受外力挤压可发生形变,所述平台部(337)平行于所述连接部(333)且面向所述薄片(31)设置所述穿刺钉(33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电池顶盖(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部(337)的厚度为0.5~3mm,所述薄片(31)的厚度大于0小于等于0.5mm,所述薄片(31)和所述穿刺钉(331)之间的间距为d,0≤d≤0.5m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电池顶盖(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孔(11)于所述上部开口(111)设有第二阶梯孔,所述连接部(333)固定于所述第二阶梯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顶盖(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片(10)上还设有防爆阀组件(20)、第一电极单元(40)和第二电极单元(50)。
9.一种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容纳所述电芯的壳体和密封所述壳体的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顶盖(100),所述穿刺钉(331)刺破所述薄片(31)并将所述电解液补充液释放至所述壳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百思利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百思利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4817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纤窗纱用涂塑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玻纤窗纱用双层拉幅定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