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密性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007246.4 | 申请日: | 2022-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65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林健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利赉精密智造(惠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6 | 分类号: | G01M3/26 |
代理公司: | 深圳灼华创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24 | 代理人: | 张良子 |
地址: | 516200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秋长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密性 测试 装置 | ||
一种气密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气密性测试装置包括气缸、调压阀、流量计、开关、测试架和测试单元,其次测试架包括底座和支架,底座固定在工作台面上,而支架架设在底座上,在底座和支架之间设有测试单元,在支架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调压阀和流量计,在支架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有开关和气缸;该测试单元包括上模单元和下模单元,下模单元固定在底座上,在下模单元上设有导滑结构,上模单元通过导滑结构可滑动式设置在下模单元上方,上模单元与气缸的活塞杆连接,通过活塞杆驱动滑移;调压阀的气路接通到上模单元,而下模单元的气路连接至流量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精密机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密性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ABS防抱死制动系统和ESC车身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作为现代汽车必不可少的安全配置,其内部精密零件的密封性对系统的可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对于零件密封性的优劣一般采用气密性测试的方法进行判定。通常对零件进行气密性测试,会制作对应的测试模,然后将零件和钢球放入测试模内进行气密性测试,将测试模全部密封,并往内通入气体,以是否会有气体进入到零件内部来判断气密性是否达标。
缺点:使用常规的气密性测试方法,由于测试模使用螺丝锁紧和连接固定,在拆装零件时需松开和锁紧螺丝,同时需要接通和断开测试气源,会耗费大量的额外辅助时间,导致测试效率低下;且测试模未固定在平台上,在测试过程中钢球无法稳固的与零件贴合,这就影响了气密性测试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气密性测试装置,其中具有快速对接的模具,对接模具可以自动完成开合和密封,同时配置了自动供停的测试气源,可以快速地完成零件的气密性测试,并且通过安装紧固结构牢固固定在工作台面,保持钢球和零件在测试时保持静止贴合状态,保证了测试的快捷和精准性。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气密性测试装置,包括气缸、调压阀、流量计、开关、测试架和测试单元,其次测试架包括底座和支架,底座固定在工作台面上,而支架架设在底座上,在底座和支架之间设有测试单元,在支架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调压阀和流量计,在支架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有开关和气缸;调压阀的气路接通到上模单元,而下模单元的气路连接至流量计。
该测试单元包括上模单元和下模单元,下模单元固定在底座上,在下模单元上设有导滑结构,上模单元通过导滑结构可滑动式设置在下模单元上方,上模单元与气缸的活塞杆连接,通过活塞杆驱动滑移。
该下模单元包括下模座和下模,下模固定设置在下模座内,在该下模内具有紧固稳定置入零件的零件槽位。
在下模座上设有导滑结构,该导滑结构包括导滑柱,该导滑柱对称设置在下模座两侧。
该上模单元包括滑座和上模,上模固定设置在滑座上,在该上模内设有对应适配零件的零件槽位。
在该滑座两侧具有对应导滑柱的导滑孔,该滑座以其导滑孔配合导滑柱进行导滑,该滑座与气缸的活塞杆驱动连接,通过活塞杆驱动滑座上下滑移运动。
上模与下模均设置有密封圈和气管接头,设置在上模的气管接头为上模气管接头,而设置在下模的气管接头为下模气管接头。
其中进气管通过调压阀连接至上模气管接头,而下模气管接头通过出气管连接至流量计。
针对不同结构的零件,可以通过更换测试单元的上下模进行适配。
测试时:将待测试零件放入下模内,再把钢球放入零件的密封位置,按下测试开关,气缸下压,上模与下模闭合,测试气源开启,通过调压阀进入上模内,若气体可以经过钢球和零件密封面泄露到下模,即会进入流量计,流量计即可反馈测试零件的实际泄漏量,从而判定零件的气密性能,测试保持一定时间后自动断气,气缸回撤,上模复位,取出已测试完成的零件,重复动作即可进行气密性快速测试的连续作业。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利赉精密智造(惠州)有限公司,未经德利赉精密智造(惠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072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