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内饰件干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818243.2 | 申请日: | 2022-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53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 发明(设计)人: | 姚会君;曹镇杭;贺洪敏;张高尚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交通学院 |
| 主分类号: | F26B15/18 | 分类号: | F26B15/18;F26B21/00;F26B25/00;F26B2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贵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49 | 代理人: | 田志华 |
| 地址: | 454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内饰件 干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汽车零部件生产技术领域的一种汽车内饰件干燥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腔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热风机,所述箱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热风机,所述第一热风机的排气端贯穿到箱体内部,所述第一热风机的排气端连通有第一喷气板,本实用新型在对汽车内饰件干燥的时候能够通过气缸带动两个挡板对箱体的两侧进行封闭,使箱体内部的热气不会产生流失,降低了能耗的同时,还能够提升内饰件干燥的效率,而且在箱体的内部通过隔板分离出两个独立的干燥空腔,能够对不同干燥要求的内饰件进行干燥,同时两个干燥空腔在运行的过程中不会产生干扰现象,进而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内饰件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202022530282.X公开了汽车内饰件干燥装置,该装置通过在干燥箱内设置中运输带和下运输带进行运输干燥,上料运输带可升降,根据内饰件的干燥需求,若需要大程度的干燥,将上料运输带升到与中运输带平齐处,使得内饰件运输到中运输带上在干燥箱内通过鼓风机鼓风给加热器加热干燥,若不需要大程度的干燥,将上料运输带降至与下运输带平齐处,进行干燥,中运输带和下运输带均为前后两个之间有间距,从而热风可在干燥箱内流通,整个干燥装置操作方便,可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调整干燥位置,适用于生产中。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对比文件存在以下问题:首先中运输带和下运输带的具体结构并没有指出,同时两个输送带之间缺乏隔绝结构,容易产生干扰,其次在干燥的过程中,整个干燥箱的两头为敞开状态,容易使热量流失,增加能耗。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汽车内饰件干燥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内饰件干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内饰件干燥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腔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热风机,所述箱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热风机,所述第一热风机的排气端贯穿到箱体内部,所述第一热风机的排气端连通有第一喷气板,所述第二热风机的排气端连通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另一端贯穿到箱体内部,所述输送管的另一端连通有第二喷气板;
所述箱体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正面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挡板;
所述隔板的上方设置有第一输送机构,所述隔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输送机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主动辊、第一从动辊和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一主动辊和第一从动辊的两端均与箱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辊通过第一输送带与第一从动辊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箱体的正面,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主动辊的正面固定安装。
优选的,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主动辊、第二从动辊和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二主动辊和第二从动辊的两端均与箱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主动辊通过第二输送带与第二从动辊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箱体的正面,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主动辊的正面固定安装。
优选的,所述第一喷气板固定安装在箱体内腔的顶部,所述第二喷气板固定安装在隔板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箱体两侧的上下位置均固定安装有轨道,所述挡板的上下两侧均与轨道的内腔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对汽车内饰件干燥的时候能够通过气缸带动两个挡板对箱体的两侧进行封闭,使箱体内部的热气不会产生流失,降低了能耗的同时,还能够提升内饰件干燥的效率,而且在箱体的内部通过隔板分离出两个独立的干燥空腔,能够对不同干燥要求的内饰件进行干燥,同时两个干燥空腔在运行的过程中不会产生干扰现象,进而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交通学院,未经黄河交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8182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浓度COD废水资源化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绿化景观栅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