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镍奥氏体不锈钢管激光焊用气体保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808053.2 | 申请日: | 2022-07-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654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 发明(设计)人: | 方乃文;黄瑞生;武鹏博;徐锴;江来珠;王星星;李伟;肖祥勇;杨义成;徐亦楠;苏金花;王猛;马一鸣;冯家玮;焦帅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焊接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青拓特钢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26/70 | 分类号: | B23K26/70;B23K26/21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孙续 | 
| 地址: | 150028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奥氏体 不锈钢管 激光 气体 保护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低镍奥氏体不锈钢管激光焊用气体保护装置,属于焊接气体保护装置领域。解决了现有低镍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时保护气保护不充分的问题。它包括夹持机构、驱动机构、环形保护罩和保护罩调节机构,所述夹持机构数量为两个,两个夹持机构分别夹持一个待焊试件,两个待焊试件的焊缝对接,所述驱动机构与夹持机构相连,所述环形保护罩内部设置有气道,气道入口端位于环形保护罩外环面上,气道出口端设置在内环面上,所述待焊试件穿过环形保护罩,所述环形保护罩设置在待焊试件对接处,所述环形保护罩下部与保护罩调节机构相连。它主要用于低镍奥氏体不锈钢管激光焊气体保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焊接气体保护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低镍奥氏体不锈钢管激光焊用气体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镍是奥氏体不锈钢的核心元素之一,近年来,随着全球不锈钢产业的迅猛发展,世界镍消费增长率大幅度提高,由于全球硫化镍矿产资源己出现枯竭危机,新增产量十分有限,而新红土镍矿开发利用受到诸多因素影响,短时间内难以形成规模产能,因此镍作为一种比较稀少的资源,价格长期处于高位并经常发生大幅波动,导致对镍依赖较多的奥氏体不锈钢产品的成本和竞争力风险显著增大。
随着现代工业经济的髙速发展,工程机械、压力容器、生活用具等多方面都开始使用不锈钢。镍金属的最大用户为不锈钢,其比率达到65%。奥氏体不锈钢含有较多的镍,其原料价格约占不锈钢价格的一半,由于镍资源紧缺不锈钢价格也随之大涨,我国镍资源满足不了不锈钢行业的需求,通常需要进口,因此严重受国外矿产资源的制约。在镍金属严重紧缺的情况下,具有同样使用性能的低镍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的出现则可以解决上述难题,低镍高氮奥氏体不锈钢使用氮、锰元素代替价格昂贵的镍,大幅降低了镍的使用量,从而也大幅减少了对镍资源的依赖,因此也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也减少了对国外矿产资源的过度依赖。
目前,低镍高氮奥氏体不锈钢在厨房器具、建筑装饰等行业获得了广泛应用,同时也逐步在石油化工、管道储罐等行业的涉足,因此,低镍高氮奥氏体不锈钢在后续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必然会涉及焊接加工工序,而传统的保护气罩难以实现低镍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焊接的有效保护,容易引发氮元素的损失,最终导致焊接接头的耐腐蚀性能下降。因此为了满足低镍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焊接过程的保护需求,一套设计合理、装夹精确方便、应用范围广泛、保护效果好的适用于低镍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焊接用保护气装置对于保证低镍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耐腐蚀性能极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低镍奥氏体不锈钢管激光焊用气体保护装置,以解决现有低镍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时保护气保护不充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低镍奥氏体不锈钢管激光焊用气体保护装置,它包括夹持机构、驱动机构、环形保护罩和保护罩调节机构,所述夹持机构数量为两个,两个夹持机构分别夹持一个待焊试件,两个待焊试件的焊缝对接,所述驱动机构与夹持机构相连,所述环形保护罩内部设置有气道,气道入口端位于环形保护罩外环面上,气道出口端设置在内环面上,所述待焊试件穿过环形保护罩,所述环形保护罩设置在待焊试件对接处,所述环形保护罩下部与保护罩调节机构相连。
更进一步的,所述环形保护罩数量为两个,两个环形保护罩下部分别连接一个保护罩调节机构。
更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壳体和卡盘,所述卡盘与壳体相连,所述驱动机构与卡盘相连。
更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为电机。
更进一步的,所述卡盘为四爪卡盘。
更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罩调节机构包括移动滑台和底座,所述移动滑台与底座滑动连接,所述环形保护罩与移动滑台相连。
更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螺杆,所述移动滑台与螺杆相连。
更进一步的,所述气道入口端设置有快插接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焊接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青拓特钢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焊接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青拓特钢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8080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