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藻类生产加工用干燥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1804198.5 | 申请日: | 2022-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90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林声;杨祎;郑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清市新大泽螺旋藻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5/02 | 分类号: | B08B5/02;B08B7/02;B08B13/00 |
代理公司: | 福州盈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6 | 代理人: | 蔡超婧 |
地址: | 3503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藻类 生产 工用 干燥 除尘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藻类生产技术领域的一种藻类生产加工用干燥除尘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底部固接有撑脚,箱体的底部开设有排料口,箱体的左侧壁上安装设置有吹风机,箱体的右侧壁上开设有排尘口,排尘口上安装设置有集尘袋,集尘袋上设置有排尘管,箱体的内腔左右两侧壁上开设有两组对称的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两组滑块之间固接有震动板,震动板的底部固接有出料管,震动板的底部与箱体的内腔左侧壁上均固接有铰接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电推杆与吹风机相配合,便于藻类的除尘,无需人工手动操作,省时省力;通过拉杆与导向块配合,便于震动板往复震动,提高工作效率,便于广泛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藻类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藻类生产加工用干燥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藻类是原生生物界一类真核生物,主要水生,无维管束,能进行光合作用。体型大小各异,小至长1微米的单细胞的鞭毛藻,大至长达60公尺的大型褐藻。一些权威专家继续将藻类归入植物或植物样生物,但藻类没有真正的根、茎、叶,也没有维管束。这点与苔藓植物相同。
藻类的概念古今不同。中国古书上说:“薻,水草也,或作藻”。可见在中国古代所说的藻类是对水生植物的总称。在中国现代的植物学中,仍然将一些水生高等植物的名称中贯以“藻”字(如金鱼藻、黑藻、茨藻、狐尾藻等),也可能来源于此。与此相反,人们往往将一些水中或潮湿的地面和墙壁上个体较小,粘滑的绿色植物统称为青苔,实际上这也不是现在所说的苔类,而主要是藻类。藻类植物并不是一个纯一的类群,各分类系统对它的分门也不尽一致,一般分为蓝藻门、眼虫藻门、金藻门、甲藻门、绿藻门、褐藻门、红藻门等。
在藻类生产加工时需要除尘,目前大多数藻类除尘均为人工手动筛分,不仅费时费力,且工作效率低。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藻类生产加工用干燥除尘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藻类生产加工用干燥除尘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藻类生产加工时需要除尘,目前大多数藻类除尘均为人工手动筛分,不仅费时费力,且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藻类生产加工用干燥除尘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底部固接有撑脚,所述箱体的底部开设有排料口,所述箱体的左侧壁上安装设置有吹风机,所述箱体的右侧壁上开设有排尘口,所述排尘口上安装设置有集尘袋,所述集尘袋上设置有排尘管,所述箱体的内腔左右两侧壁上开设有两组对称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两组所述滑块之间固接有震动板,所述震动板的底部固接有出料管,所述震动板的底部与所述箱体的内腔左侧壁上均固接有铰接座,位于所述震动板上的所述铰接座的底部铰接有导向块,位于所述箱体上的所述铰接座上铰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底部与所述箱体之间铰接有电推杆,所述拉杆的顶部开设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与所述导向块之间固接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排尘管与所述出料管上均设置有阀门,便于控制排料。
优选的,所述出料管位于所述排料口的正上方,便于排料。
优选的,所述拉杆位于所述震动板的正下方,便于带动震动板震动。
优选的,所述导向块与所述弹簧槽滑动连接,便于传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电推杆与吹风机相配合,便于藻类的除尘,无需人工手动操作,省时省力;
2、通过拉杆与导向块配合,便于震动板往复震动,提高工作效率,便于广泛使用。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清市新大泽螺旋藻有限公司,未经福清市新大泽螺旋藻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8041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储能电池单体和电池簇
- 下一篇:咽拭子上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