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充气轮胎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718002.0 | 申请日: | 2022-07-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74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 发明(设计)人: | 徐大萍;张婷;余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枝花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0C7/00 | 分类号: | B60C7/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成杰 |
| 地址: | 61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轮胎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技术领域,具体是非充气轮胎,包括:胎面10以及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括外圈、轮辐结构20以及内圈,胎面10内侧与外圈固定连接,轮辐结构20由支撑单元围绕轮胎轴心环形阵列布置;支撑单元可沿内圈的径向多个重叠后构成重叠结构,重叠结构围绕轮胎轴心环形阵列布置构成轮辐结构20。轮辐结构20能够实现内圈和外圈的直线连接,因此具有高强度的承载能力,同时添加了辅助支撑板使得支撑单元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轮胎受力时,轮辐结构20能够将力分散到其他部位,减少局部冲击力,提高轮胎的使用寿命,胎面10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可以有利的减少轮胎在行驶过程中由于车轮胎变形所带来的震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技术领域,具体是非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轮胎作为车辆唯一与地面接触的部位,承担着承受载荷、改变方向、缓冲与减震、驱动与制动四个方面的重要作用。传统的充气轮胎经常遇到爆胎问题,充气过足、不足,轮胎有裂纹,或者直接被刺穿,为了行车时轮胎不发生意外,需要经常检查胎面磨损程度,并检测胎压和温度信息,为了最佳性能需要定期维护,在特殊载具领域,由于轮胎本身的局限性,不能适应特殊的环境,承载能力存在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爆胎、不漏气、高载荷的非充气轮胎。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非充气轮胎,包括胎面以及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括外圈、轮辐结构以及内圈,胎面内侧与外圈固定连接,轮辐结构由支撑单元围绕轮胎轴心环形阵列布置,支撑单元包括主支撑板、第一辅助支撑板、第二辅助支撑板、第三辅助支撑板以及第四辅助支撑板;外圈与内圈之间沿内圈的径向设有主支撑板,第一辅助支撑板固定于主支撑板上一点且与内圈的径向呈一角度地延伸至外圈;第二辅助支撑板固定于主支撑板上一点且与内圈的径向呈一角度地延伸至外圈;第三辅助支撑板固定于主支撑板上一点且与内圈的径向呈一角度地延伸至内圈;第四辅助支撑板固定于主支撑板一点且与内圈的径向呈一角度地延伸至内圈。
进一步的是:第一辅助支撑板与第三辅助支撑板位于主支撑板同一侧,第二辅助支撑板与第四辅助支撑位于主支撑板同一侧。
进一步的是:第一辅助支撑板、第二辅助支撑板、第三辅助支撑板以及第四辅助支撑板固定于主支撑板上同一点。
进一步的是:第一辅助支撑部与第二辅助支撑板相对于主支撑板对称设置,第三辅助支撑板与第四辅助支撑板相对于主支撑板对称设。
进一步的是:支撑单元可沿内圈的径向多个重叠后构成重叠结构,重叠结构的首个支撑单元的第一辅助支撑板以及第二辅助支撑板固定于外圈,重叠结构的首个的支撑单元的第三辅助支撑板与叠加的第一个支撑单元的第一辅助支撑板相交,首个支撑单元的第四辅助支撑板与叠加的第一个支撑单元的第二辅助支撑板相交,叠加的第一个支撑单元的第三辅助支撑板连接叠加的第二个支撑单元的第一辅助支撑板,叠加的第一个支撑单元的第四辅助支撑板连接叠加的第二个支撑单元的第二辅助支撑板,循环往复直到尾部的支撑单元的第三辅助支撑板以及四辅助支撑板连接固定在内圈上;重叠结构围绕轮胎轴心环形阵列布置构成轮辐结构。
进一步的是:轮辐结构还包括弧形板,重叠结构中,同一叠加层级的支撑单元的辅助支撑板与上层支撑单元的辅助支撑板有交点,弧形板用于连接相邻重叠结构同一层级的交点。
进一步的是:重叠结构由两个支撑单元重叠后形成。
进一步的是:支撑单元采用高分子材料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是:胎面的外胎面设有防滑花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枝花学院,未经攀枝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7180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变形量的沟槽密封圈
- 下一篇:一种热电厂锅炉防腐排烟管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