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尘散热结构的网络存储服务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1671020.8 | 申请日: | 2022-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83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周彤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图美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H05K7/20 |
代理公司: | 深圳胜博时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06 | 代理人: | 黄海艳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防尘 散热 结构 网络 存储 服务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防尘散热结构的的网络存储服务器。包括服务器主机体以及设置于服务器主体内部的服务器主板以及散热块,服务器主机体设置有补风口和向内凹陷形成有的散热腔,散热腔可拆卸式埋嵌有散热风扇,散热风扇的外框底部设置有至少两个弹簧导电顶针,散热腔的腔体开设有通风口以及与弹簧导电顶针相互顶触的导电触点,导电触点与散热腔之间设置有绝缘层,并通过绝缘层阻断导电触点与散热腔之间的接触,通风口正对散热块,补风口以及散热风扇位于自身出风通道口处均可拆卸式装配有防尘网。本实用新型可不用去拆解服务器的整体,便可以自行更换和清洗散热风扇,并且,还可以阻断灰尘进入到服务器的内部,起到防尘保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网络存储服务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防尘散热结构的网络存储服务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网络存储服务器是进行各大数据存储以及传输的主机,而在网络存储服务器进行数据存储和传输的过程中,内部的芯片等相关的元器件便会产生热量。而当热量到达一定额度时,如果不及时散热,便会影响服务器的工作,甚至对服务器带来损坏,因此,便会在服务器上设置相应的散热结构。
目前,针对服务器的散热结构,一般都只是在内部芯片位置处集装对应的散热块,依靠散热块进行热量的传递,并且为了加快热量的排出,会选择在散热块处安装一个散热风扇。而针对现有的散热结构而言,只是具备了散热的功能,其中进风口和出风口处容易进入灰尘,所进入的灰尘容易在散热块以及扇叶上堆积,这样便会影响整体的散热功效。并且,现有的散热风扇在拆解时,工序较为繁琐,使得在维修或者清洗都较为困难,给予维护人员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尘散热结构的网络存储服务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防尘散热结构的网络存储服务器,包括服务器主机体以及设置于服务器主体内部的服务器主板以及散热块,所述服务器主机体设置有补风口和向内凹陷形成有的散热腔,所述散热腔可拆卸式埋嵌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的外框底部设置有至少两个弹簧导电顶针,所述散热腔的腔体开设有通风口以及与弹簧导电顶针相互顶触的导电触点,所述导电触点与散热腔之间设置有绝缘层,并通过绝缘层阻断导电触点与散热腔之间的接触,所述通风口正对散热块,所述弹簧导电顶针通过导线与散热风扇连接,所述导电触点通过导线与服务器主板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补风口以及散热风扇位于自身出风通道口处均可拆卸式装配有防尘网。
优选地,所述导电触点为环形触点。
优选地,所述散热风扇的外框架设置有“L”卡块,所述散热腔的内壁上设置有与“L”卡块适配的“L”卡槽,使的所述散热风扇满足可拆式的安装于散热腔内;又或者,所述散热风扇的外框架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散热腔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使的所述散热风扇满足可拆式的安装于散热腔内。
优选地,所述散热风扇的外端面处设置有向外凸起的受力部,所述受力部设置有通孔。
优选地,所述防尘网的边端处均设置有磁铁,所述散热风扇围绕自身出风通道处以及所述服务器主机体位于补风口处均下凹形成有梯台面,所述梯台面处的材质为可以与磁铁形成吸附的金属材质。
优选地,所述散热块的翅片处开设有对接槽,所述散热腔的内端面对位安装于对接槽内。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外置可拆卸的安装散热风扇,使得不用去拆解服务器的整体,便可以自行更换和清洗散热风扇,使得操作更加便捷;同时,采用埋嵌式的安装方式,可最优化的缩减服务器安装有外置散热风扇的体积;并且,在补风口和散热风扇的出风通道口均设置有防尘网,使得在保证散热功能正常运作的情况下,还可以阻断灰尘进入到服务器的内部,起到防尘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图美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图美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6710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合一富氢水成型装置
- 下一篇:一种X射线发射装置和感应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