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折叠平叉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1660337.1 | 申请日: | 2022-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567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彦轩;王金华;刘菲;汤明;翟桂盛;李晓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轩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16 | 分类号: | B66F9/16;B66F9/22 |
代理公司: | 山东知圣律师事务所 37262 | 代理人: | 丁奎英 |
地址: | 262400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叠平叉结构,包括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上端与机架连接,下端与货叉连接,所述支架主体下端与货叉的连接端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连接,并通过设置固定销插销固定;所述支架主体内还安装有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的输出端与货叉连接端铰接连接,使得伸缩装置驱动货叉绕第一铰接轴作回转运动。从而实现货叉自动打开与折叠,避免人力折叠,当需要折叠货叉时,将固定销拔出,并启动液压油缸使得货叉收起即可,省时省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叠平叉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平叉多大多仅可调整叉体左右距离,大吨位货叉无法折叠,或折叠需要人工辅助折叠,自动折叠实现困难。
然而,在一些特定场所的货物运输及转运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整机通过空间有限,或者配备不同长度的货叉造成整机长度过长,导致既有停放空间无法满足等诸多外部因素,需要对货叉能够进行折叠,而现有货叉折叠时需要人工辅助进行折叠,尤为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折叠平叉结构,解决了货叉无法实现自动折叠或折叠困难的问题。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折叠平叉结构,包括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上端与机架连接,下端与货叉连接,所述支架主体下端与货叉的连接端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连接,并通过设置固定销插销固定;所述支架主体内还安装有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的输出端与货叉连接端铰接连接,使得伸缩装置驱动货叉绕第一铰接轴作回转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主体上端设置套接孔,套装在安装轴上,所述安装轴水平固定在机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主体设置安装槽,所述伸缩装置固定在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两侧壁为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配合第一铰接轴的第一铰接孔和配合固定销轴的固定孔。
进一步地,所述货叉连接端设置连接座,所述连接座配合于安装槽内,所述连接座两侧配合开设有第一铰接孔和固定孔。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铰接连接板,所述伸缩装置的输出端和铰接连接板开设有第二铰接孔,通过第二铰接轴配合第二铰接孔铰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装置为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底座与安装板配合开设第三铰接孔,通过配合第三铰接轴铰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铰接轴一端设置连板,所述连板和支架主体上设置适配的限位孔,配合固定件连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液压油缸输出端驱动货叉绕第一铰接轴作回转运动,实现货叉自动打开与折叠,避免人力折叠,省时省力;当需要折叠货叉时,将固定销拔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零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货叉为折叠状态时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4为货叉为打开状态时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中,支架主体1,套接孔11,第一铰接孔2,第一铰接轴21,限位孔211,固定孔3,固定销31,第三铰接孔4,第三铰接轴41,伸缩装置5,输出端51,货叉6,第二铰接轴7,第二铰接孔7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轩重工有限公司,未经英轩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6603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作犬嗅源转移嗅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剪刀尖端保护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