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围岩塑性区的锚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1656727.1 | 申请日: | 202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81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于前伟;严耿升;焦健;胡向阳;巨广宏;赵成;鲁博;吴辉;陈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0/02 | 分类号: | E21D20/02;E21D2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鲍燕平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围岩 塑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围岩支护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围岩塑性区的锚杆装置,包括封隔器、注浆导管和中空锚杆,中空锚杆通过封隔器外连接注浆导管,注浆导管内注入注浆液;解决了现有锚杆与岩体间粘接不良,锚固段的锚固效果不好,无法进一步改善围岩塑性区破坏变形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增强锚固体与岩体间的粘结作用,提高锚固段的锚固效果,能够改善围岩塑性区破坏,防止隧道进一步的变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围岩支护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围岩塑性区的锚杆装置。
背景技术
现状岩石力学的弹塑性支护理论认为,隧道开挖后围岩塑性区的形成和变形是产生地压的原因,主张通过支护手段限制塑性区的发展,阻止围岩的松动破坏,将围岩控制在弹塑性状态。通过理论和实践验证,锚杆支护是一种有效且常用的支护手段。
受覆盖层及围岩压力的影响,部分山岭隧道常处于变形破坏中。为此,相关人员通常会选择锚杆支护作为对策。但因某些潜在原因,传统锚杆往往无法发挥其最佳性能,如隧道围岩塑性破坏严重、锚杆顶端浆液填充效果不佳等。
公开号为CN211448732U,公告日为2020年9月8日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用于隧道的中空锚杆注浆装置,包括内壁,锚杆孔,中空锚杆,快硬锚固剂,注浆机械,可泄压密封塞结构,可密封固定注浆管结构,可连接固定管结构,连接软管,挂接板,挂接杆,凹槽和旋转遮挡杆,所述的锚杆孔开设在内壁的右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中空锚杆插接在锚杆孔的右侧内部中间位置。该文献密封橡胶塞,通气泄压孔,泄压管,通气孔,遮挡密封板和第一密封垫相互配合的设置,有利于在注浆的过程中进行密封工作,防止在注浆的过程中材料流出影响注浆工作;注浆管,固定连接板,橡胶圈,第二密封垫和翼形螺栓的设置,有利于进行注浆管密封工作,防止在工作的过程中材料流出影响注浆工作;没有解决锚固体与岩体间粘接性不好,锚固段的锚固效果不好,围岩塑性破坏严重,无法防止隧道进一步的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围岩塑性区的锚杆装置目的是克服现有锚杆与岩体间粘接不良,锚固段的锚固效果不好,无法进一步改善围岩塑性区破坏变形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围岩塑性区的锚杆装置,包括封隔器、注浆导管和中空锚杆,中空锚杆通过封隔器外连接注浆导管,注浆导管内注入注浆液。
优选的,所述中空锚杆的形状为直线杆,直线杆沿中心轴线上开设有通孔,通孔的一端贯通直线杆的一端,直线杆的另一端封闭。
优选的,所述封隔器包括第一封隔器和第二封隔器,第一封隔器和第二封隔器间隔连于中空锚杆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封隔器位于围岩塑性变形区和锚固区的分界处。
优选的,所述注浆导管包括第一注浆管、第二注浆管和第三注浆管,第一注浆管的出口端、第二注浆管的中间管体和第三注浆管的中间管体通过第一封隔器连接中空锚杆入口段,第二注浆管的出口段管体通过第二封隔器连接中空锚杆且第二注浆管的出口端穿出第二封隔器,第三注浆管的出口端位于第一封隔器和第二封隔器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二封隔器位置处的第二注浆管上开设有孔一。
优选的,所述第二封隔器和中空锚杆封闭端之间的杆体上开设有孔二。
优选的,所述中空锚杆封闭端的形状为锥形且锥尖向外。
优选的,所述第一注浆管、第二注浆管和第三注浆管内均注入注浆液,第一注浆管和第三注浆管内的注浆液采用聚氨酯改良材料,第二注浆管内的注浆液采用膨胀型砂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6567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压气瓶灌装气体智能复配装置
- 下一篇:一种食品存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