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力电池包壳体及动力电池包有效
申请号: | 202221643809.2 | 申请日: | 202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070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力刚;陈力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42 | 分类号: | H01M50/242;H01M50/249;H01M50/244;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15;H01M10/655 |
代理公司: | 深圳宏创有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37 | 代理人: | 张海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电池 壳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包壳体及动力电池包,包括下壳体、上壳体和电池包,下壳体内设有电池槽,电池包设置于电池槽内,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设有卡扣,所述电池槽内底端的两侧均设有多个开孔,开孔的上方设有缓冲组件,缓冲组件包括两个槽盒和弹性垫片,两个槽盒设置于对应开孔的两侧,弹性垫片呈U型,且弹性垫片的两端分别设置于两个槽盒内,同一侧的多个开孔与对应弹性垫片之间设有圆杆,电池槽内还设有升降板,升降板的底端与弹性垫片的顶端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整体结构的设置,对电池包起到缓冲作用,对电芯起到保护作用,增加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动力电池包壳体及动力电池包。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包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现有的动力电池包通常采用上壳体和下壳体共同围成一个封闭腔室,模组容纳并且安装于该封闭腔室中。其中,动力电池包的下壳体作为整个动力电池包的重要承载部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目前,电池包壳体的底板常常采用平面结构,不具备缓冲作用,模组中的电芯的底壁与平面结构的底板直接接触,致使电芯容易与底板出现直接碰撞等现象,抗球击能力差,电芯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电池包的电芯容易与底板出现直接碰撞等现象,抗球击能力差,电芯易损坏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包壳体及动力电池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动力电池包壳体及动力电池包,包括下壳体、上壳体和电池包,下壳体内设有电池槽,电池包设置于电池槽内,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设有卡扣,所述电池槽内底端的两侧均设有多个开孔,开孔的上方设有缓冲组件,缓冲组件包括两个槽盒和弹性垫片,两个槽盒设置于对应开孔的两侧,弹性垫片呈U型,且弹性垫片的两端分别设置于两个槽盒内,同一侧的多个开孔与对应弹性垫片之间设有圆杆,电池槽内还设有升降板,升降板的底端与弹性垫片的顶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槽盒的内部设有内腔,内腔的两侧设有滑槽,弹性垫片的端部插入内腔,弹性垫片端部的两侧设有与滑槽相配合的限位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池槽的底端设有垫块,垫块的两端设有螺钉,垫块经螺钉与下壳体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圆杆的两端分别穿插过下壳体的两侧,且圆杆的两端均螺纹配合有螺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开孔的长度大于圆杆的直径,开孔的宽度小于弹性垫片的宽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升降板上设有多个透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该种动力电池包壳体及动力电池包,通过在电池槽底端设有缓冲组件,缓冲组件包括两个槽盒和弹性垫片,两个槽盒设置于对应开孔的两侧,弹性垫片呈U型,且弹性垫片的两端分别设置于两个槽盒内,在电池包安装时,弹性垫片发生形变,其两端向槽盒内伸展,其弹性对电池包起到缓冲作用,对电芯起到保护作用,增加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2、该种动力电池包壳体及动力电池包,通过在缓冲组件下方设置开孔,开孔与对应弹性垫片之间设有圆杆,且圆杆经螺帽安装固定,正常状态下安装圆杆,圆杆能够避免弹性垫片覆盖开孔,增加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效果,气温较低时,拆除圆杆,弹性垫片会覆盖开孔,增加本实用新型的隔温效果,进一步增加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动力电池包壳体及动力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6438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