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跨越采动影响区的隧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1640908.5 | 申请日: | 202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63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波;李信臻;李强;陈扬勇;肖了林;胡泉秀;张孝伟;刘彦波;黄果;孙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00 | 分类号: | E21D11/00;E21D11/10;E21D11/14;E21D11/15;E21D11/38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黄艳 |
地址: | 401121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跨越 影响 隧道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跨越采动影响区的隧道结构,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包括沿隧道径向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二次衬砌和初期支护;所述二次衬砌和初期支护之间设置有预留变形空间;所述二次衬砌沿隧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变形缝,所述变形缝沿二次衬砌的周向设置,所述变形缝内填充有泡沫混凝土;还包括若干防止所述泡沫混凝土掉块的控制组件。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隧道跨越采动影响区出现拉伸变形或挤压变形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跨越采动影响区的隧道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们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具有各类地质环境条件的隧道也在逐步增多,例如在隧道工程中,遇到采空区和有毒有害气体的情况。对于采空区,可采取跨越、围岩加固和采空区封闭回填等措施。对于有毒有害气体,参照有害气体处置要求进行处理。根据《采空区公路隧道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巷道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的规定可知,采煤沉陷盆地的下沉量大于10mm的区域内,均属于采动影响范围。对比水平煤层,倾斜煤层采动时地表移动地表变形失去对称性和相似性,隧道跨越采动影响区时将会出现拉伸变形或挤压变形,具体表现为隧道表面衬砌拉伸开裂或变形缝挤压混凝土崩落发生裂缝掉块。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跨越采动影响区的隧道结构,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隧道跨越采动影响区出现拉伸变形或挤压变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跨越采动影响区的隧道结构,包括沿隧道径向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二次衬砌和初期支护;
所述二次衬砌和初期支护之间设置有预留变形空间;
所述二次衬砌沿隧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变形缝,若干所述变形缝沿二次衬砌的周向设置,所述变形缝内填充有泡沫混凝土;
还包括若干防止所述泡沫混凝土掉块的控制组件。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二次衬砌间隔设置变形缝,变形缝内填充泡沫混凝土,可以允许隧道结构产生一定范围的拉伸或者压缩变形,设置控制组件,防止在拉伸或压缩变形中泡沫混凝土掉块,从而有效解决隧道表面衬砌拉伸开裂或者混凝土崩落产生裂缝的问题,提高隧道的安全性。
优选地,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封堵所述泡沫混凝土的固定钢板带和覆盖所述变形缝的可滑动钢板带,所述可滑动钢板带的一侧与变形缝其中一侧的二次衬砌固定连接,另一侧与变形缝另一侧的二次衬砌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初期支护上设有若干带丝扣锚固钢筋,若干所述带丝扣锚固钢筋沿二次衬砌的周向设置,所述带丝扣锚固钢筋穿过所述变形缝,所述固定钢板带通过带丝扣锚固钢筋与初期支护进行固定。
优选地,沿所述固定钢板带的宽度方向设有两列与带丝扣锚固钢筋配合的第一锚固孔,所述两列第一锚固孔在固定钢板带的长度方向上交错设置。
优选地,所述变形缝两侧的二次衬砌上分别设有若干化学锚栓,若干所述化学锚栓沿二次衬砌的周向设置,沿所述可滑动钢板带的宽度方向设有与变形缝其中一侧的化学锚栓固定连接的一列第二锚固孔,以及与变形缝另一侧的化学锚栓滑动配合的一列条形滑动孔,所述化学锚栓和条形滑动孔滑动配合的滑动方向与隧道的延伸方向平行。
优选地,沿所述二次衬砌周向设有全包防水层,部分所述全包防水层填充在所述预留变形空间内。
优选地,所述变形缝内设有开口朝向初期支护的半管,且所述半管贴近所述预留变形空间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6409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轮椅
- 下一篇:一种创面清洗接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