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后盖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21639386.7 | 申请日: | 2022-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211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雷刚;徐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精卓光显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4 | 分类号: | G02F1/1334;H04M1/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娄岳 |
地址: | 231323 安徽省六***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电子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后盖、电子设备,包括盖板玻璃;形成在盖板玻璃内侧的sensor层,该sensor层连接具有触控IC的柔性电路板;以及PDLC调光层,该PDLC调光层能够接收触控IC输入的增压电压;所述触控IC根据sensor层的触摸坐标点对PDLC调光层对应图形位置进行增压。本实用新型电压根据大小不同的变化及炫彩膜五彩斑斓的变化,使得手机后盖会变得炫丽鲜亮,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通过触摸变化的方式随意绘制图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后盖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能够变色和发光的电子产品后盖逐渐成为各显示器件厂家、消费电子产品企业争相研究的课题,从早期的渐变色、幻彩,很多技术比如油墨涂料、光学设计、渐变处理工艺、微膜结构、IMM模内纹理注塑等都在不断的推陈出新,发展到如今融入了电子科技的电致变色技术,将色彩的变化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使得电子产品色彩变化更多样,精致度更高,科技感更强。
目前市面上电子产品后盖的发光变色一般是通过外部设备来触发发光或变色,比如发光时在后盖上增加起导光作用的结构,如导光板,也有采用电致变色器件来控制后盖透光度从而调解发光效果。但现有技术的后盖发光变色图案单一,且采用整体变色方式,当消费者想根据触摸位置来实现分区发光,现有技术是没法实现的,发光图形也不能随意变换,使用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子后盖,包括:盖板玻璃;形成在盖板玻璃内侧的sensor层,该sensor层连接具有触控IC的柔性电路板;以及PDLC调光层,该PDLC调光层能够接收触控IC输入的增压电压;所述触控IC根据sensor层的触摸坐标点对PDLC调光层对应图形位置进行增压。
优选地,所述柔性电路板设置在sensor层的一侧,该柔性电路板的触控IC与sensor层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PDLC调光层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导电层、聚合物分散液晶层和第二导电层,其中第一导电层朝向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一侧设置有上电极,第二导电层朝向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一侧设置有下电极,所述上电极和下电极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输出。
优选的,所述PDLC调光层的图案设置为sensor层的表面相同结构图案,所述sensor层的每一个感应通道均通过柔性电路板与PDLC调光层对应感应通道图案处的上电极和下电极连通。
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电子后盖。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电压根据大小不同的变化及炫彩膜五彩斑斓的变化,使得手机后盖会变得炫丽鲜亮,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通过触摸变化的方式随意绘制图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后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在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前,对所涉及的名词和术语进行解释说明,在本说明书中,名称相同或标号相同的部件代表相似或相同的结构,且仅限于示意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后盖,该电子后盖应用于电子设备,比如手机、平板;如图1所示,所述电子后盖包括盖板玻璃1以及依次叠置在盖板玻璃内侧的sensor层2和PDLC调光层3,盖板玻璃就是CG。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发光显示效果,还包括炫光层,该炫光层一侧与所述盖板玻璃贴合,炫光层另一侧通过光学胶与sensor层连接,光学胶就是OC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精卓光显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精卓光显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6393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乔其多层复合织造透气纱透气性检测设备
- 下一篇:一种抗扭拉杆和车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