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光结构和显示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625374.9 | 申请日: | 2022-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413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光加;李荣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33/64 | 分类号: | H01L33/64;H01L25/1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冯会 |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滁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结构 显示器 | ||
本申请提出一种发光结构和显示器,该发光结构包括基板、控制电路层、发光单元、吸热结构以及散热结构,控制电路层设于衬底基板,多个发光单元阵列排布于控制电路层的背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并与控制电路层电连接;吸热结构设于控制电路层的背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并与每一发光单元接触;至少部分散热结构嵌设于吸热结构内,且部分显露于吸热结构的背离衬底基板的一侧。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提高发光结构的散热效率,保障显示器的显示效果和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光结构和显示器。
背景技术
microled中的显示屏或miniled中的背光源是由上百万个或者上千万个微型led发光单元组合而成,这种设置方式,无数的发光单元同时工作时,热量聚集,散热困难,从而导致发光单元容易老化,会严重影响显示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光结构和显示器,旨在提高发光结构的散热效率,保障显示器的显示效果和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出的一种发光结构,包括衬底基板、控制电路层以及多个发光单元,所述控制电路层设于所述衬底基板,多个所述发光单元阵列排布于所述控制电路层的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并与所述控制电路层电连接,所述发光结构还包括:
吸热结构,所述吸热结构设于所述控制电路层的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并与每一所述发光单元接触;和
散热结构,至少部分所述散热结构嵌设于所述吸热结构内,且部分显露于所述吸热结构的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在本申请发光结构的一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发光单元间隔设置,所述吸热结构填充于每一所述发光单元的周侧。
在本申请发光结构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结构沿每一所述发光单元的周向环绕设置。
在本申请发光结构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结构包括若干散热单元,每一所述散热单元环绕一所述发光单元设置,所述散热单元包括:
导热层,所述导热层设于所述吸热结构内部,并沿所述发光单元的周向环绕设置;和
散热部,所述散热部凸设于所述导热层的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散热部的远离所述导热层的一端显露于所述吸热结构的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在本申请发光结构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单元设有多个所述散热部,多个所述散热部沿所述发光单元的周侧间隔排布;
和/或,所述散热部于所述导热层的投影完全位于所述导热层内侧。
在本申请发光结构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吸热结构为黑色。
在本申请发光结构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单元的高度低于所述吸热结构的高度。
在本申请发光结构的一实施例中,部分所述散热结构设于所述控制电路层的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表面,并沿所述控制电路层的至少部分周向环绕设置,所述散热结构与所述吸热结构接触;
和/或,所述吸热结构与所述控制电路层之间设置有隔热层。
在本申请发光结构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吸热结构和所述散热结构于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平齐设置;
和/或,所述发光结构还包括平坦层,所述平坦层覆盖于所述控制电路层、所述发光单元、所述吸热结构以及所述散热结构的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和/或,所述发光结构还包括绝缘层和多个导电结构,所述绝缘层设于所述控制电路层的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表面,所述发光单元和所述吸热结构设于所述绝缘层的背离所述控制电路层的一侧,每一所述导电结构穿设于所述绝缘层以电连接一所述发光单元与所述控制电路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惠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滁州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惠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6253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