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射频线圈以及磁共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1622982.4 | 申请日: | 2022-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51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马亚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联影高端医疗装备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55 | 分类号: | A61B5/055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金铭 |
地址: | 518048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频 线圈 以及 磁共振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射频线圈,包括两个端环天线和多条杆状天线,多条杆状天线连接两个端环天线,其中,多条杆状天线与两个端环天线共同构成圆柱形结构,圆柱形结构的周向表面包括第一表面区域和第二表面区域,第一表面区域构成窗口,且仅有一条杆状天线分布在第一表面区域,其余杆状天线均分布在第二表面区域。利用第一表面区域作为射频线圈的窗口,利用窗口解决射频线圈的开窗问题,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体验,而为了保证窗口开设过大后影响B1场稳定性的问题,射频线圈还在窗口内设置了一条杆状天线,尽量在较大窗口尺寸的情况下保证B1场的均匀性,有效地平衡窗口开设尺寸和B1场均匀性,为幽闭症患者的检查及磁共振引导脑部手术等提供保障,本实用新型还涉及包含所述射频线圈的磁共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影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射频线圈以及磁共振系统。
背景技术
在磁共振成像中,传统的射频线圈通常是由类似单元细胞的周期性阵列组成的圆柱形结构,外部有大片的外壳,阻碍了外界与患者的接触,降低了患者的舒适度,使磁共振成像检查显得有压力,尤其是当患者患有幽闭恐惧症时,患者的治疗体验将会更差。目前,开放式的射频线圈通常在射频线圈的面部位置开设窗口,但是,如果开设的窗口尺寸较小则窗口开设的效果不佳,并不能够提到提高检查体验的效果,如果窗口尺寸较大则会导致B1场的均匀性较差,降低成像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提及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射频线圈以及磁共振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射频线圈,所述射频线圈包括:
两个端环天线;
多条杆状天线,多条所述杆状天线连接两个所述端环天线,其中,多条所述杆状天线与两个所述端环天线共同构成圆柱形结构,所述圆柱形结构的周向表面包括第一表面区域和第二表面区域,所述第一表面区域构成窗口,且仅有一条所述杆状天线分布在所述第一表面区域,其余所述杆状天线均分布在所述第二表面区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表面区域中的杆状天线将所述第一表面区域分隔为对称的两个第一单元开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表面区域的区域面积小于所述第二表面区域的区域面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表面区域的区域面积为所述第二表面区域的区域面积的2/5至2/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表面区域的区域面积为所述第二表面区域的区域面积的5/1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表面区域中的相邻所述杆状天线之间具有第二单元开口,所述第二单元开口的开口面积小于所述第一表面区域的区域面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单元开口的开口面积为所述第一表面区域的区域面积的1/6至1/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单元开口的开口面积为所述第一表面区域的区域面积的1/5。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磁共振系统,所述磁共振系统包括:
所述射频线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共振系统包括:
屏蔽线圈,所述射频线圈设置在所述屏蔽线圈的内圈。
上述射频线圈以及磁共振系统中,在射频线圈的圆柱形结构的周向表面划分出第一表面区域和第二表面区域,并利用第一表面区域作为射频线圈的窗口,利用窗口解决射频线圈的开窗问题,提高患者的治疗体验,而为了保证窗口开设过大后影响B1场稳定性的问题,射频线圈还在窗口内设置了一条杆状天线,尽量在较大窗口尺寸的情况下保证B1场的均匀性,有效地平衡窗口开设尺寸和B1场均匀性,为幽闭症患者的检查及磁共振引导脑部手术等提供保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联影高端医疗装备创新研究院,未经深圳市联影高端医疗装备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6229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ERT阻氧管加工用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升降的储物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