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段式内胎成型套模有效
申请号: | 202221609195.6 | 申请日: | 2022-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8749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李瑞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正新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30/06 | 分类号: | B29D30/0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迪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段式 内胎 成型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段式内胎成型套模,包括:上模盖、中模和下模;所述中模设置在上模盖和下模之间;所述上模盖和中模分别与一气动驱动装置连动连接,以向使得气动驱动装置驱动上模盖和中模分别向着靠近下模的方向移动,以完成合模动作;所述中模用于套设生胎。上述的三段式内胎成型套模,采用气动式合模,减少员工的工作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涉及内胎成型套模。
背景技术
传统的内胎成型套模分为上模盖和下模。上模盖和下模是通过手动合模的。那么在合模前需要将生胎套在下模上,然后将上模盖和下模合模。但是因为生胎的高度是高于下模的,那么为了上模盖和下模可以顺利合模,就需要对生胎进行折叠,如图1-图3所示。那么生胎经过折叠后再成型的内胎就容易产生折角,或者局部材料因为折叠后变得稀薄。并且手动合模的成型套模也比较耗费人工,造成员工的工作强度太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三段式内胎成型套模,采用气动式合模,减少员工的工作强度。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段式内胎成型套模,包括:上模盖、中模和下模;所述中模设置在上模盖和下模之间;
所述上模盖和中模分别与一气动驱动装置连动连接,以向使得气动驱动装置驱动上模盖和中模分别向着靠近下模的方向移动,以完成合模动作;
所述中模用于套设生胎。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上模盖、中模和下模合模后,上模盖、中模和下模之间形成用于成型内胎的型腔。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中模朝向上模盖的一侧具有与上模盖贴合的合模面。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合模面为斜面。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气动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上模盖远离中模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端连动连接。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中模朝向下模的一侧与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端连动连接。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中模朝向下模的一侧设置有中模支撑盘,所述中模支撑盘与第二气缸的伸缩端连动连接。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下模具有供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端通过的让位开口。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段式内胎成型套模,采用气动驱动的方式进行合模,从而节约了人工成本。同时将套模分成了上膜、下模和中模;将生胎套在中模上后,就无需对生胎进行折胎,可以对生胎直接进行充气,从而将中模与上模盖的合模面露出来,并可同时进行上模盖向中模合模及中模向下模的合模移动。这样就避免了对生胎进行折叠,解决了内胎具有折角和局部材料稀薄不良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图3为现有技术中内胎成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图7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使用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正新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正新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6091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支链结构机械臂
- 下一篇:一种水电解纯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