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钻芯取样用的防溅装置以及钻芯取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1608147.5 | 申请日: | 2022-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17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高鹏飞;高涛;陈浩;易桂香;韩腾飞;李晓东;席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检测认证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08 | 分类号: | G01N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吴瑛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取样 装置 以及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芯取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钻芯取样用的防溅装置以及钻芯取样系统,所述钻芯取样用的防溅装置包括泥水导流器,所述泥水导流器设置有能够贴合于取芯构件的待取芯表面的贴合面,所述泥水导流器的贴合面和与所述贴合面相对的面分别对应设置有供用于钻芯取样的钻头穿过的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泥水导流器内设置有用于收集对所述待取芯表面进行钻芯取样时产生的泥水的泥水集流腔,其中,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与所述泥水集流腔相连通。利用能够贴合于取芯构件的泥水导流器收集钻芯取样时飞溅出的泥水,不仅成本较低,而且收集效果较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芯取样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钻芯取样用的防溅装置以及钻芯取样系统。
背景技术
对取芯构件如混凝土构件进行钻芯取样,是指从既有工程结构的混凝土构件中钻取一定直径的圆柱体混凝土,用于混凝土构件的内部缺陷损伤检测、抗压强度检测、劈裂抗拉强度检测以及原材料相关的试验研究。钻芯使用的设备为钻芯机,钻芯机工作过程中需要用水(以下简称钻芯水)冷却钻头并带走钻芯过程中产生的混凝土粉末。
钻芯过程中,钻芯水会携带混凝土粉末四处飞溅,飞溅的泥水一方面影响取芯工作人员的正常操作,另一方面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特别对于一些装修完成的民用建筑,涉及对室内的混凝土构件进行钻芯取样时,钻芯取样时所产生的泥水会对室内大面积的装饰面层造成严重污染,因此,钻芯取样完成后不得不对污染的装饰面层进行翻新重做,这样,不但降低检测工作效率,而且影响钻芯取样区域内的房屋的正常使用。
为了防止钻芯取样过程中所产生的泥水的污染,目前,通常会在钻头前端加装防水罩,泥水通过防水罩下端的导水管导入至废水收集器,一方面,取芯机钻头为消耗品,随着钻头的磨损更换,防水罩需不断的重新定制、安装,另一方面,由于防水罩的径向尺寸大于钻头的径向尺寸,因此防水罩中的泥水仍然会飞溅出来而对混凝土构件的装饰面层造成局部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收集钻芯取样过程中所产生的泥水的方式较为复杂并且效果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钻芯取样用的防溅装置,该钻芯取样用的防溅装置设置有能够贴合于取芯构件的待取芯表面的泥水导流器,并且泥水导流器的彼此相对的面设置有供用于钻芯取样的钻头穿过的一对孔,由此能够及时收集钻芯取样时飞溅出的泥水,不仅成本较低,而且收集效果较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钻芯取样用的防溅装置,所述钻芯取样用的防溅装置包括泥水导流器,所述泥水导流器设置有能够贴合于取芯构件的待取芯表面的贴合面,所述泥水导流器的贴合面和与所述贴合面相对的面分别对应设置有供用于钻芯取样的钻头穿过的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泥水导流器内设置有用于收集对所述待取芯表面进行钻芯取样时产生的泥水的泥水集流腔,其中,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与所述泥水集流腔相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能够贴合于取芯构件的待取芯表面的泥水导流器,并在泥水导流器的彼此相对的面上设置供钻头穿过的一对孔,从而使得钻头在进行钻芯取样时产生的泥水通过第一孔进入到泥水集流腔中,由此大大减少了飞溅的泥水,这样,不仅大大减少了对取芯操作人员的影响,而且还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尤其当对室内的混凝土构件进行钻芯取样时,可大大减少飞溅的泥水对装饰面层所造成的污染。并且由于泥水导流器通过贴合的方式固定于取芯构件,因此更换维护较为简单,大大降低了成本。
优选地,所述钻芯取样用的防溅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泥水导流器和所述待取芯表面之间的粘贴垫,所述粘贴垫的彼此相对的面设置有能够与所述泥水导流器的所述贴合面相粘贴的第一粘贴层和能够与所述待取芯表面相粘贴的第二粘贴层,其中:所述粘贴垫设置有供所述钻头通过且能够与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相对准的避让孔。
优选地,所述粘贴垫为防水件。
优选地,所述泥水导流器设置有供所收集的泥水排出的排污口。
优选地,所述排污口设置于所述泥水导流器的底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检测认证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检测认证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6081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拉力弹簧转椅底盘
- 下一篇:一种试验用驾驶员辅助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