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飘窗预制构件减重孔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587259.7 | 申请日: | 2022-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700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 发明(设计)人: | 肖祖成;邓彬;班小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蕉城建筑模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8B7/18 | 分类号: | B28B7/18;B28B7/28;B28B1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户秀妹 |
| 地址: | 2018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构件 减重孔 模具 | ||
本申请涉及预制构件模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飘窗预制构件减重孔模具,其包括硬质模芯,所述硬质模芯顶端设置有吊耳,所述硬质模芯的周侧壁上均固定有透气磨损板,飘窗模具上设置有用于推动硬质模芯底端移动的推动件。本申请具有保障飘窗预制构件的产品质量的同时,脱模较为便捷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预制构件模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飘窗预制构件减重孔模具。
背景技术
飘窗预制构件6是预先在飘窗模具8内浇筑成型的一种规范化、统一化的混凝土制品,制成后的飘窗预制构件6两侧中空,形成有减重孔7,以降低飘窗预制构件6的总重量。而在形成减重孔7的过程中,还需要使用减重孔模具,混凝土包裹在减重孔模具表面,待混凝土凝固后,将减重孔模具抽出,即可在飘窗预制构件6中形成减重孔7。
相关技术中的减重孔模具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钢制模具,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会粘附在钢制模具表面,导致难以脱模;另一种是使用气囊,在混凝土凝固后,对气囊放气,使气囊与混凝土表面互相分离,从而起到便于拆分的效果。
针对上述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混凝土凝固过程中,流动的混凝土挤压气囊后,导致气囊内部气体分布不均,使气囊表面存在较大的形变,进而导致飘窗预制构件厚度不匀,降低飘窗预制构件质量,因此,需要制造出一种既能保障飘窗预制构件的产品质量,又能便于脱模的减重孔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在保障飘窗预制构件的产品质量的同时,使得脱模较为简便,本申请提供一种飘窗预制构件减重孔模具。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飘窗预制构件减重孔模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飘窗预制构件减重孔模具,包括硬质模芯,所述硬质模芯顶端设置有吊耳,所述硬质模芯的周侧壁上均固定有透气磨损板,飘窗模具上设置有用于推动硬质模芯底端移动的推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平放飘窗模具,将硬质模芯对应放置在飘窗预制构件的减重孔的位置,将混凝土倒入飘窗模具内,使混凝土包裹硬质模具,在混凝土凝固过程中,流动中的混凝土受到硬质模芯的支撑,而逐渐形成平直的表面,使形成的飘窗预制构件整体厚度均匀,保障飘窗预制构件的产品质量。
待混凝土凝固后,运行推动件,推动硬质模芯端部移动,在推动过程中,透气磨损板被磨损而使硬质模芯与混凝土表面逐渐分离,同时空气透过透气磨损板进入硬质模芯与混凝土之间,平衡脱模时的压力,从而便于脱模。随后立起飘窗模具和其内部的飘窗预制构件,将外部起吊装置的吊钩连接在吊耳上,运行起到装置将减重孔模具向上吊起,完成脱模操作,脱模后,飘窗预制构件中放置硬质模具的部分形成减重孔。
综上所述,通过使用硬质模芯和透气磨损板,在保障预制构件的产品质量的同时,便于工作人员对减重孔模具脱模。
优选的,所述透气磨损板厚度为8-12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透气磨损板的厚度处于上述范围内时,更便于对减重孔模具脱模。在透气磨损板过厚时,透气磨损板机械强度较大,且与混凝土之间的粘接力较强,增加了需要脱模时的作用力。当透气磨损板较薄时,其透气量较小,平衡压力的作用较小,从而不便于脱模。
优选的,所述透气磨损板厚度为10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透气磨损板厚度为10mm时,既保障透气的量充足,且透气磨损版磨损后提供的空间较大,使硬质模芯在飘窗预制构件内的活动空间充足,为最优。
优选的,所述透气磨损板为泡沫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泡沫板具有孔隙率大、质量轻、易磨损的优点,并有利于降低减重孔模具的产品质量,便于脱模。
优选的,所述硬质模芯由顶部至底部呈倒堤坝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蕉城建筑模具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蕉城建筑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5872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