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润滑轴承的冷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1480617.4 | 申请日: | 2022-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02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兵;李强;赵红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C37/00 | 分类号: | F16C37/00;F16C25/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凌达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1 | 代理人: | 刘念涛;宋国荣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润滑 轴承 冷却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润滑轴承的冷却结构,包括冷却器、导热短接柱和轴承壳体及散热筋等,板式抽屉型冷却器设置在自润滑轴承下部储油腔体内,主要由进出水盖、前管板、后管板、换热管、换热翅片、回水盖、密封垫和紧固件等部件组成,导热短接柱通过短接轴承内外壳体,直接将内部壳体集聚的热量导接到外部壳体上,加速传导热量,轴承壳体和散热筋有效保证辐射散热面积,提升了散热能力;本实用新型取消了常规板式冷却器封闭油腔和折流板等部件,结构简单紧凑,有效换热面积大,冷却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润滑轴承的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大中型船用推进电机轴承使用的一般为强迫润滑轴承,使用自润滑轴承的鲜有报道,一般仅在船舶推进轴系中间支撑轴承上使用自润滑轴承。一方面强迫润滑轴承为了保证润滑油的不间断供给,外部必须配置有高置油箱、主(备)用油泵、稀油站等设备组成的供油管路系统,供油系统复杂,可靠性差;另一方面目前的轴系中间支撑自润滑轴承的冷却结构一般体积较大,单位体积的携出功率小,冷却效率低,在轴承尺寸受限的情况下,无法满足实际冷却需求,影响自润滑轴承的正常工作。
所以,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在于:强迫润滑轴承需配备复杂的供油管路系统,供油系统复杂,可靠性差;而现有自润滑轴承冷却结构单位携出功率小,冷却效率低,不能满足轴承尺寸严格受限的船用推进电机用自润滑轴承的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润滑轴承的冷却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润滑轴承的冷却结构,包括由外上壳体和外下壳体组成的轴承壳体以及设置在轴承壳体内填充润滑油的储油腔体,所述的外上壳体和外下壳体外壁面分别设置有散热筋,外上壳体和外下壳体内壁分别设置有导接内外壳体的导热短接柱和放置轴承的轴承内壳体,还包括设置在自润滑轴承下部的储油腔体内的冷却器,所述的冷却器主要包括一个前管板以及分别通过换热管连接前管板的若干平行的后管板,所述的前管板和后管板上分别设置有进出水盖和回水盖,所述的换热管上设置有换热翅片,换热管和换热翅片开放式直接浸泡在轴承润滑油内。
所述的一种自润滑轴承的冷却结构,其冷却器与轴承下外壳之间通过紧固件安装固定,冷却器与轴承下外壳之间设置有垫密封垫,防止轴承润滑油泄漏。
所述的一种自润滑轴承的冷却结构,其前管板、后管板与换热管之间以及换热管与换热翅片之间均通过热胀工艺连接。
所述的一种自润滑轴承的冷却结构,其导热短接柱短接轴承内壳体和外下壳体。
所述的一种自润滑轴承的冷却结构,其导热短接柱为圆柱形结构,分别设置在轴承壳体轴向前后两端。
所述的一种自润滑轴承的冷却结构,其导热短接柱数量为10个。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技术效果:
1,本申请通过在自润滑轴承下部储油腔内设置冷却器,且冷却器换热管和换热翅片开放式直接浸泡在轴承润滑油内,解决了传统自润滑轴承上冷却结构单位体积携出功率不足的技术问题,显著提升冷却结构冷却效率。
2,本申请通过在轴承两端内外壳体间设置导热短接柱,将聚集在轴承内壳体中的热量直接导接到外壳体上,显著提升热传导能力。
3,本申请通过轴承外上、下壳体和合理布置的散热筋,增强热辐射效果,进一步冷却结构冷却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上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下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冷却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未经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4806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打孔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捷式拆装连接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