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块式海上悬索光伏支承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438354.0 | 申请日: | 2022-06-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49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 发明(设计)人: | 俞华锋;赵悦;杨敏;贾献林;楼巍;李俊龙;胡天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S20/10 | 分类号: | H02S20/10;H02S30/00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 地址: | 31001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 海上 悬索光伏 支承 系统 | ||
1.模块式海上悬索光伏支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系统和运维走道系统,支架系统上悬挂有索系统(1),索系统(1)上设置有多个光伏组件模块(4);所述支架系统包括多排支架排,相邻两排支架排之间通过索系统(1)连接,支架排上沿支架排长度方向设置第一走道;所述索系统(1)包括多个承重索组,每个承重索组设置多根承重索(11),每个承重索组内的相邻两根承重索(11)的上方布置一根起重索(12),承重索(11)和起重索(12)的两端均分别与对应支架排的对应高度的连接位连接;所述光伏组件模块(4)包括框架,框架上连接多块光伏组件(45),每个承重索组上连接多组所述框架,框架的上部与承重索组连接,框架上设置多道第二走道(46),第二走道(46)与第一走道相连通且在平面上相垂直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式海上悬索光伏支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系统两侧边的支架排均包括多根端支架(2)和多根中间支架(3),所述端支架(2)设于支架排的端部,中间支架(3)设于支架排的中部,所述端支架(2)和中间支架(3)在顶部通过端梁(23)连接,端梁(23)的上方设置第一起重索柱(24),所述端支架(2)包括端基础桩(21),端基础桩(21)的上方设置有端桁架柱(22),端桁架柱(22)顶部的外侧设置第一横向索拉梁(25);所述中间支架(3)包括中基础桩(31),中基础桩(31)的上方设置有中桁架柱(32),中桁架柱(32)的顶部与所述端梁(23)的底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式海上悬索光伏支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系统中部的支架排均设置有多根中间支架(3),多根中间支架(3)在顶部通过中梁(33)连接,所述中间支架(3)包括中基础桩(31),中基础桩(31)的上方设置有中桁架柱(32),中桁架柱(32)的顶部与所述中梁(33)的底部连接,中梁(33)的上方设置第二起重索柱(34),处在支架排两端的中间支架(3)在中桁架柱(32)的外侧设置第二横向索拉梁(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式海上悬索光伏支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索系统(1)还包括横向张拉索(15)和横向稳定索(14),所述横向张拉索(15)对应设置在支架系统的侧边,且与支架系统相连接;所述横向稳定索(14)与横向张拉索(15)相垂直设置,横向稳定索(14)的两端与对应的横向张拉索(15)连接,横向稳定索(14)的索身与承重索(11)连接;所述索系统(1)还包括安全索(13),安全索(13)的两端均分别与对应的支架排连接,安全索(13)处在光伏组件模块(4)的上方,起重索(12)设置在安全索(13)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式海上悬索光伏支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为矩形设置,并下挂于承重索(11)上,框架包括多根相互连接的横框架梁(41)和纵框架梁(42),所述横框架梁(41)垂直于承重索(11)设置,且与承重索(11)通过挂式索扣(43)固定连接,所述横框架梁(41)通过组件支架(44)固定所述光伏组件(45);所述纵框架梁(42)平行于承重索(11)设置,纵框架梁(42)上沿纵框架梁(42)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走道(46);
相邻两根纵框架梁(42)之间设置所述光伏组件(45),所述组件支架(44)具有多个,单个光伏组件模块(4)内的多根横框架梁(41)上连接所述组件支架(44),多个组件支架(44)沿横框架梁(4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单个组件支架(44)的上方固定所述光伏组件(4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块式海上悬索光伏支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挂式索扣(43)包括相拼接的上夹板(432)和下夹板(431),上夹板(432)和下夹板(431)的连接端处形成圆形槽,承重索(11)穿过圆形槽与挂式索扣(43)固定连接,下夹板(431)的下端与横框架梁(41)连接;所述挂式索扣(43)还包括导向板(434),导向板(434)固定设置在上夹板(432)和下夹板(431)的侧边,导向板(434)上开设有导向槽,导向槽的槽口与承重索(11)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43835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