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舒适型靠背钢丝帘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406434.8 | 申请日: | 2022-06-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53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婷;汪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N2/64 | 分类号: | B60N2/64;B60N2/66 |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曾海艳 |
| 地址: | 130013***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舒适 靠背 钢丝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舒适型靠背钢丝帘,包括两根纵向钢丝、若干根第一钢丝、若干根第二钢丝和连接组件;若干根第一钢丝沿着纵向钢丝的延伸方向依次分布在纵向钢丝的上部,第一钢丝的两端固定连接在两根纵向钢丝之间;第二钢丝的直径大于第一钢丝的直径,若干根第二钢丝沿着纵向钢丝的延伸方向依次分布在纵向钢丝的下部,第二钢丝的两端固定连接在两根纵向钢丝之间;连接组件用于连接纵向钢丝和靠背的框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的钢丝帘下部是由第二钢丝和纵向钢丝围成,具有较高的强度,有效支撑了乘客的腰部;上部是由第一钢丝和纵向钢丝围成,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具备较好的弹性,当乘客挤压靠背时,靠背的背部具有一定的变形量,有助于提升靠背的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座椅配件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舒适型靠背钢丝帘。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对汽车舒适性需求的提升,座椅的舒适性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CN103386910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双拉线手动调节型腰托,包括金属帘主体和调节器;金属帘主体是由竖直挂塑钢丝、横向钢丝、带弯钩的横向钢丝和定位管组装后构成,横向钢丝和带弯钩的横向钢丝上带有梯形折弯结构,多根横向钢丝和至少两根带弯钩的横向钢丝穿过定位管,两端通过缠绕打结的方式固定在竖直挂塑钢丝上;调节器采用两根拉线的双拉线结构形式,两根拉线一端连接调节器,另一端与拉线弯钩连接;两根竖直挂塑钢丝上分别设置一个固定卡子,拉线上的两个弯钩设置在固定卡子的外端。现有技术中的腰托可以对金属帘主体进行前后移动,从而调节支撑高度,但是金属帘主体是由多根带有梯形折弯结构的横向钢丝与竖直挂塑钢丝组成,使得金属帘主体的硬度较大,会给乘客带来不舒适感。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舒适型靠背钢丝帘,包括两根纵向钢丝、若干根第一钢丝、若干根第二钢丝和连接组件;若干根第一钢丝沿着纵向钢丝的延伸方向依次分布在纵向钢丝的上部,第一钢丝的两端固定连接在两根纵向钢丝之间;第二钢丝的直径大于第一钢丝的直径,若干根第二钢丝沿着纵向钢丝的延伸方向依次分布在纵向钢丝的下部,第二钢丝的两端固定连接在两根纵向钢丝之间;连接组件用于连接纵向钢丝和靠背的框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的钢丝帘下部是由直径较大的第二钢丝和纵向钢丝围成,具有较高的强度,有效支撑了乘客的腰部;上部是由直径较小的第一钢丝和纵向钢丝围成,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具备较好的弹性,当乘客挤压靠背时,靠背的背部具有一定的变形量,有助于提升靠背的舒适性。
优选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弹性件;弹性件的一端与纵向钢丝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框架的内侧面固定连接;弹性件设置有多个,分别设置在两根纵向钢丝的上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的钢丝帘上部采用弹性件与靠背框架进行连接,在钢丝帘受到乘客挤压而变形时起到缓冲作用,进一步提高靠背的舒适性。
优选地,所述第一钢丝的数量在6至10之间。由于第一钢丝的数量较少会导致钢丝帘的支撑强度不高,第一钢丝的数量过多会导致钢丝帘硬度较大而舒适性较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钢丝设计在6至10根之间,使得钢丝帘在满足支撑强度的同时具有较高的舒适性。
优选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拉线;拉线设置在纵向钢丝的下部,拉线与两根纵向钢丝均连接,拉线的两端均延伸出两根纵向钢丝;拉线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卡扣,卡扣用于与框架外侧面卡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的钢丝帘下部采用拉线与框架的外侧面连接,当使用在电动座椅中时,可以避开位于框架内侧的电机,使得本申请的钢丝帘可以既适配于手动座椅,又可以适配于电动座椅,增加本申请钢丝帘的使用范围。
优选地,所述拉线上罩设有保护管,保护管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纵向钢丝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拉线上设置保护管,对拉线进行保护,同时对靠背的泡沫进行保护,防止拉线损坏靠背泡沫。
优选地,所述保护管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卡爪,卡爪与纵向钢丝卡接,保护管通过卡爪与纵向钢丝连接;卡爪上开设有与保护管连通的通孔,拉线穿设在通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4064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钢片加工的治具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梳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