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热电偶的单头加热管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373267.1 | 申请日: | 2022-06-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166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 发明(设计)人: | 龚冠志;陈棋祥;申家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日电热(厦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K1/14 | 分类号: | G01K1/14;G01K7/02;H05B3/40;H05B3/02 |
| 代理公司: | 厦门民唯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5294 | 代理人: | 卓一泉 |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热电偶 单头加 热管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热电偶的单头加热管,包括第一镁管、设置于第一镁管上的热电偶,所述第一镁管内设置两用于热电偶安装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镁管底部且位于两第一通孔之间设置第一凹槽;可根据实际的测温点位置需要,选择第一凹槽的深度,满足更多需求,有效解决了现有的单头加热管的测温点只能位于底部的问题,而且还克服了当测温点位于中部时,需要两段第一镁管进行拼接所带来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管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热电偶的单头加热管。
背景技术
热电偶是温度测量仪表中常用的测温元件,它直接测量温度,并把温度信号转换成热电动势信号,通过电气仪表(二次仪表)转换成被测介质的温度。
现有的单头加热管为了测量温度,一般将热电偶的测温点设置于加热管底部或者中间位置,采用此方式会带来以下缺点:
第一,将第一镁管沿着中心线的方向直接贯穿两个孔用于安装热电偶,此时热电偶的测温点只能位于加热管底部;
第二,目前为了将热电偶的测温点设置于中部位置,大多采用就是将第一镁管均匀分开两截,但这样做法发热线必须分两次去绕线,相当于将两段绕线好的镁棒接在一起,整个周期相对于繁琐。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专门设计了一种具有热电偶的单头加热管,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热电偶的单头加热管,包括第一镁管、设置于第一镁管上的热电偶,所述第一镁管内设置两用于热电偶安装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镁管底部且位于两第一通孔之间设置第一凹槽,使得热电偶的测温点位于第一凹槽内,可根据实际的测温点位置需要,选择第一凹槽的深度,满足更多需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镁管上还设置两个用于端子插入的第二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的两端仅连通第一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镁管的底部还设置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大于第二凹槽深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凹槽呈圆柱状,且所述第二凹槽侧壁连通两第一通孔与两第二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大于等于1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第二镁管。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镁管两侧设置用于避让端子插入的弧形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镁管外表面设置加热丝,且加热丝呈螺旋状缠绕于第一镁管外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单头加热管通过在第一镁管底部且位于两第一通孔之间设置第一凹槽,使得热电偶的测温点位于第一凹槽内,可根据实际的测温点位置需要,选择第一凹槽的深度,满足更多需求,有效解决了现有的单头加热管的测温点只能位于底部的问题,而且还克服了当测温点位于中部时,需要两段第一镁管进行拼接所带来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第一镁管的底部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第一镁管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第二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第二镁管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装配后的仰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日电热(厦门)有限公司,未经中日电热(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3732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收纳的电工辅助用工具箱
- 下一篇:一种热流道长针阀多气缸控制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