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除冰翼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276443.X | 申请日: | 2022-05-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749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亮;孙贺;金沙;魏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市航科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哈尔滨空气动力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64D15/06 | 分类号: | B64D15/06;B64F5/6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陈义 |
| 地址: | 150000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冰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除冰翼型装置,涉及航空飞行器防除冰性能测试试验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防除冰翼型装置成本偏高的技术问题。该防除冰翼型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为翼型结构,在装置本体内沿长度方向设置有隔板,隔板将装置本体内部分隔成密闭的前腔和后腔;后腔位于装置本体的背风面,后腔内填充有保温材料,前腔位于装置本体的迎风面,前腔上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高温介质经进液口注入前腔内,并经出液口排出。本实用新型用于提供一种低成本、维护方便的防除冰翼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飞行器防除冰性能测试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除冰翼型装置。
背景技术
翼型表面结冰是一种严重危害,防除冰翼型装置目标是在防冰模式中通过翼型结构设计使翼型件在各类结冰实验中产生局部散热量从而抵消试验器制冷量,使迎风面表面温度保持在0℃以上,保证翼型表面不结冰即零停机,在除冰模式中目标为由于霜冰造成被迫停机后,对翼型迎风面进行除冰,这种模式可以保证很少的停机时间从而保证实验的连续性。
当前在国内外翼型防除冰方法主要由以下几种:
1)、半导体电热防除冰形式,根据翼型基材的外形铺设定制的半导体加热网,配合电加热控温系统实现翼型防除冰。该方法灵活性高,调节速率快,维护更换方便,但加热网厚度在翼型制造前需提前考虑,内部电加热网及其线束不耐损伤,串联的电加热网稍有破损后端大面积将停止工作,并联电加热网会产生更多的电源线束带来走线及穿隔问题。该方法适合小型非密封环境翼型模型实验。
2)、使用超波半导体柔性加热层形式,同样采用电加热系统设计,不同的是电加热层可以作为覆盖层的形式集成到复合材料和金属结构中,加热层轻薄且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可以应用于复杂结构表面,但同样具有加热网“热点”和线束不耐损伤的问题且定制成本高。适合中小型非密封环境的翼型防除冰模型实验。
3)、使用气热/水热等方式加热翼型表面,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被加热区域温度升高从而实现防除冰的目的,该方法结构简成本低,受待保护面积大小、动力装置和电功率等因素影响,气热需配置相应气源,水热会带来介质冻结损坏装置得风险,适合密封环境下结冰风洞导流片及各类中大型翼型模型实验。
上述的几种方法,均存在保养维护密集,难以控制成本的缺点。
另外,翼型表面结冰往往发生在迎风面,而背风面基本不结冰,而采用上述几种方法防对翼型除冰时,由于现有的翼型结构限制,使得翼型背风面也会使制热系统增加额外的功率负担,从而导致成本更高。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的防除冰翼型装置成本偏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除冰翼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防除冰翼型装置成本偏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除冰翼型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为翼型结构,在所述装置本体内沿长度方向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装置本体内部分隔成密闭的前腔和后腔;
所述后腔位于所述装置本体的背风面,所述后腔内填充有保温材料,所述前腔位于所述装置本体的迎风面,所述前腔上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高温介质经所述进液口注入所述前腔内,并经所述出液口排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板包括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装置本体内部分隔成前腔、第一后腔和第二后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前腔内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导流筋板,若干所述导流筋板将所述前腔内部分隔成S形循环通道,所述循环通道的一端与所述进液口连通,所述循环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液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市航科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哈尔滨空气动力研究所,未经哈尔滨市航科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哈尔滨空气动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2764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涡轮增压器包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绿色低碳雨水收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