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两级回油结构的电控硅油离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1276138.0 | 申请日: | 2022-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62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夏伟;刘敦绿;胡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睿昕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7/04 | 分类号: | F01P7/04;F16D35/02 |
代理公司: | 苏州根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6 | 代理人: | 仇波 |
地址: | 215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两级 结构 硅油 离合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两级回油结构的电控硅油离合器,它包括:主动组件,所述主动组件包括主动轴、安装在所述主动轴端部的主动板、开设在所述主动板边缘部的第一齿槽、开设在所述主动板上且靠近所述主动轴轴心的储油腔以及设置在所述主动板上的回油机构;从动组件,所述从动组件包括套装在所述主动轴上的壳体、固定在所述壳体上的端盖以及固定在所述储油腔一侧的从动板,所述主动板位于所述壳体与端盖之间,所述端盖与壳体边缘部的相向一侧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齿槽相配合的第二齿槽,所述第一齿槽和第二齿槽形成工作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组回油机构,提高了回油速度,离合器风扇分离时间更短,进一步提升离合器转速的可控性和响应特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硅油离合器风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两级回油结构的电控硅油离合器。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各个主机厂家对电控硅油离合器风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提高冷却能力,降低功率消耗,减小风扇噪声等。但是,传统的电控硅油离合器风扇冷启动时的分离时间较长,回油效果有限,而且离合器响应较慢,容易导致发动机水温无法平稳控制,引起发动机水温高或油耗高、风扇噪声大,对传动系统的冲击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两级回油结构的电控硅油离合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两级回油结构的电控硅油离合器,它包括:
主动组件,所述主动组件包括主动轴、安装在所述主动轴端部的主动板、开设在所述主动板边缘部的第一齿槽、开设在所述主动板上且靠近所述主动轴轴心的储油腔以及设置在所述主动板上的回油机构;
从动组件,所述从动组件包括套装在所述主动轴上的壳体、固定在所述壳体上的端盖以及固定在所述储油腔开口一侧的从动板,所述主动板位于所述壳体与端盖之间,所述端盖与壳体边缘部的相向一侧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齿槽相配合的第二齿槽,所述第一齿槽和第二齿槽形成工作腔;
所述主动板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储油腔和所述工作腔的出油孔。
优化地,所述回油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主动板周面上的U形槽、设置在所述U形槽上的回油孔、连通所述储油腔和回油孔的回油通道、设置在所述主动板端部且靠近所述U形槽的斜面以及设置在所述斜面上的多个堵油凸台。
优化地,它还包括阀片和连接器总成,所述阀片可调节地安装在主动板上且与所述出油孔相配合,所述连接器总成套装在所述主动轴上且用于对阀片进行控制,以调节阀片与出油孔的开度。
优化地,所述壳体通过第一轴承安装在所述主动轴上,所述连接器总成通过第二轴承安装在所述主动轴上。
优化地,所述端盖和壳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优化地,所述密封圈的材质选用氟橡胶。
优化地,所述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选用深沟球轴承。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具有两级回油结构的电控硅油离合器结构简单,通过在主动板最外缘设置U型槽,通过U型槽导油,引导硅油通过回油孔和回油通道进入储油腔,实现快速回油;通过在主动板最外缘设置倾斜的堵油凸台,利用斜面离心力将硅油推到最外侧,通过堵油凸台缩减回油空间,增大回油压力,进而提升回油速度。设置一级回油机构和二级回油机构,提升了离合器风扇的分离响应速度,降低分离时风扇的转速,减少了风扇消耗的功率,而且冷启动响应更快,冬季冷启动更快分离,更快热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动板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动板的左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睿昕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睿昕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2761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耳机
- 下一篇:一种扶手可展开的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