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学系统及投影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21247364.6 | 申请日: | 202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618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辉;王晓;肖明志;王浩;李守林;龚俊强;邱盛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5/14 | 分类号: | G02B15/14;G02B13/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吴士卿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系统 投影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光学系统及投影设备,所述光学系统具有沿光轴方向呈相对设置的物侧和像侧,由所述物侧至所述像侧的方向上,所述光学系统依次包括变焦透镜组件及对焦透镜组件,所述变焦透镜组件包括由所述物侧至所述像侧依次排布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件、光阑、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件及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件,所述光阑及所述第二透镜组件相对所述像侧的位置固定,所述第一透镜组件及所述第三透镜组件能沿所述光轴方向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以使得所述光学系统变焦;所述对焦透镜组件具有正光焦度且能沿所述光轴方向移动至相应位置,以使得所述光学系统对焦,解决了现有光学镜头变焦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镜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学系统及投影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监控市场的需求,变焦镜头广泛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时变焦镜头的设计开始往简易操作和低成本的方向发展,同时随着网络速度的提升,高品质高分辨率的画面可以快速传输,然而,目前的安防监控、路况监控装置存在如下缺点:环境拍摄亮度底的时候,拍摄的画面无法整体清晰,总会有部分角落模糊;市场上大倍率镜头普遍像素低,并且现有的变焦镜头往往无法做到大倍率与体积兼容,倍率增大同时会引起镜头体积的急剧变化;同时现有变焦镜头普片存在变焦效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光学系统及投影设备,旨在解决现有变焦镜头存在的变焦效率低下且系统体积较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光学系统具有沿光轴方向呈相对设置的物侧和像侧,由所述物侧至所述像侧的方向上,所述光学系统依次包括:
变焦透镜组件,包括由所述物侧至所述像侧依次排布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件、光阑、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件及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件,所述光阑及所述第二透镜组件相对所述像侧的位置固定,所述第一透镜组件及所述第三透镜组件能沿所述光轴方向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以使得所述光学系统变焦;以及,
对焦透镜组件,具有正光焦度且能沿所述光轴方向移动至相应位置,以使得所述光学系统对焦。
可选地,所述第一透镜组件包括由所述物侧到所述像侧依次排布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和/或,
所述第二透镜组件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和/或,
所述第三透镜组件包括自所述物侧到所述像侧依次排布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七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八透镜;和/或,
所述对焦透镜组件包括由所述物侧到所述像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九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十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十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十二透镜。
可选地,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所述第六透镜、所述第七透镜、所述第八透镜、所述第九透镜、所述第十透镜、所述第十一透镜及所述第十二透镜中,至少一个设置为玻璃材质。
可选地,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所述第六透镜、所述第七透镜、所述第八透镜、所述第九透镜、所述第十透镜、所述第十一透镜及所述第十二透镜中,至少三个设置为低色散材质;和/或,
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所述第六透镜、所述第七透镜、所述第八透镜、所述第九透镜所述第十透镜、所述第十一透镜及所述第十二透镜其中,至少两个设置为高折射率材质。
可选地,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所述第六透镜、所述第七透镜、所述第八透镜、所述第九透镜、所述第十透镜、所述第十一透镜及所述第十二透镜中,至少四个设置为非球面透镜。
可选地,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所述第九透镜及所述第十一透镜均设置为非球面透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2473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电池极组结构
- 下一篇:塑料激光焊接压板及其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