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材料焊接用抗拉强度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237717.4 | 申请日: | 2022-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820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 发明(设计)人: | 高娟;王德权;郑红霞;罗志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唯正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 |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98 | 代理人: | 蒋文芳 |
| 地址: | 443000 湖北省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材料 焊接 抗拉强度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材料焊接用抗拉强度检测装置,属于抗拉强度检测装置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底座和测试架,测试架固接在底座上;移动梁,上下滑动安装在测试架上;上夹座和下夹座,下夹座固接在测试架的底部,移动梁的中部安装有拉力传感器,上夹座安装在拉力传感器的检测端;动力组件,安装在移动梁上,动力组件与移动梁相连;防护罩,移动梁上栓接有两根竖梁,两根竖梁分设于上夹座的两侧,每根竖梁上均连接有一安装杆,每根安装杆均连接有一防护罩;防护罩包括外罩壳和内罩板,外罩壳的底端设置开口,内罩板经开口滑动插装于外罩壳,并且外罩壳与安装杆相接,两个外罩壳对拼形成一圆管结构。该装置以低成本的防护罩实现更广范围的防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抗拉强度检测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金属材料焊接用抗拉强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焊接是一种以加热、高温或者高压的方式接合金属或其他热塑性材料的制造工艺及技术,焊接广泛的应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焊接时,容易产生一些肉眼无法辨别的焊接缺陷,焊接不牢固的产品容易造成安全隐患,为此在焊接完成后通常会使用抗拉强度检测装置进行检测。现有的抗拉强度检测装置能实现智能检测的功能,然而大部分的此类检测装置均未设置防护设备。
部分检测装置采用包裹整体的外壳进行防护,然而生产成本较高。为了降低成本,专利申请号为CN202121825586.7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抗拉强度检测装置,该装置设置了防护板,防护板通过固定杆连接在上夹座上并随上夹座同步升降,防护板可以防止被检测件在检测过程中朝外崩出。然而,对于焊接的金属件而言,检测过程中焊接位置将被拉裂开,并且在金属件被夹持后,焊接的位置固定,采用上述检测装置,由于防护板为一块整板,其防护的范围有限,对于焊点位置不同的金属材料而言,防护板有时并不能罩设在焊接位置外,从而失去防护效果,以致焊接的金属材料在抗拉强度检测过程中依然存在断开的工件朝外崩出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金属材料焊接用抗拉强度检测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的抗拉强度测试装置不能低成本地防止被拉断的工件朝外崩出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金属材料焊接用抗拉强度检测装置,包括:
底座和测试架,所述测试架固接在所述底座上;
移动梁,上下滑动安装在所述测试架上;
用于夹持所述金属材料的上夹座和下夹座,所述下夹座固接在所述测试架的底部,所述移动梁的中部安装有拉力传感器,所述上夹座安装在所述拉力传感器的检测端并与所述下夹座正对;
动力组件,安装在所述移动梁上,所述动力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移动梁相连以驱动所述移动梁在所述测试架上升降;
防护罩,所述移动梁上栓接有两根竖梁,两根所述竖梁分设于所述上夹座的两侧,每根所述竖梁上均连接有一安装杆,每根所述安装杆的自由端均连接有一所述防护罩;
所述防护罩包括外罩壳和内罩板,所述外罩壳的底端设置开口,所述内罩板经所述开口滑动插装于所述外罩壳,并且所述外罩壳与所述安装杆相接,两个所述外罩壳对拼形成一圆管结构。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防护罩还包括弹簧,所述内罩板的顶端通过所述弹簧弹性连接在所述外罩壳的内顶壁上。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外罩壳和所述内罩板均是钢化玻璃制成的结构件。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内罩板的侧壁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刻度。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安装杆为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外壳栓接在所述竖梁的下部,所述外罩壳上设置有一连接块,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与所述连接块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一插槽,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插入所述插槽并通过粘胶粘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唯正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唯正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2377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