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免固定螺旋的VNS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2221236702.6 | 申请日: | 2022-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28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孟凡刚;解自行;王乔;韩春雷;张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A61N1/05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谢斌 |
地址: | 10007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螺旋 vns 电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免固定螺旋的VNS电极,包括绝缘管,在绝缘管的前端由前往后依次设置负极螺旋和正极螺旋,且负极螺旋和正极螺旋均包括:螺旋电极带,适于缠绕在迷走神经外部且与之相接触,螺旋电极带通过绝缘管内的导线与脉冲发生器连接以形成电流脉冲通路;螺旋绝缘带,形成在螺旋电极带的外部,螺旋绝缘带适于将螺旋电极带与周围肌肉组织隔离;缝合线,穿设在螺旋绝缘带内,且缝合线的两端穿出螺旋绝缘带,缝合线适于与周围肌肉组织缝合固定。本实用新型依靠负极螺旋和正极螺旋与周围肌肉组织缝合固定以起到固定电极的作用,免去了操作固定螺旋的步骤,在不影响电极牢固性的基础上大大简化手术操作步骤,缩短手术时间,节约制作电极的物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VNS电极,尤其是关于一种免固定螺旋的VNS电极,属于医疗仪器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迷走神经刺激术(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是一种通过电刺激迷走神经进行治疗的神经调控技术,主要用于治疗难治性癫痫。VNS电极的导线一端需缠绕在迷走神经上,传统的VNS电极上往往都设置有一固定螺旋,以避免植入后整个VNS电极移位,但术者在操作固定螺旋时耗时较长,增加了手术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免固定螺旋的VNS电极,可以简化电极植入的操作步骤,缩短手术时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免固定螺旋的VNS电极,包括绝缘管,在所述绝缘管的前端由前往后依次设置负极螺旋和正极螺旋,且所述负极螺旋和正极螺旋均包括:螺旋电极带,适于缠绕在迷走神经外部且与之相接触,所述螺旋电极带通过所述绝缘管内的导线与脉冲发生器连接以形成电流脉冲通路;螺旋绝缘带,形成在所述螺旋电极带的外部,所述螺旋绝缘带适于将所述螺旋电极带与周围肌肉组织隔离;缝合线,穿设在所述螺旋绝缘带内,且所述缝合线的两端穿出所述螺旋绝缘带,所述缝合线适于与周围肌肉组织缝合固定。
所述的VNS电极,优选地,所述螺旋电极带的材质为铂。
所述的VNS电极,优选地,所述绝缘管和螺旋绝缘带的材质均为有机硅塑料。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仅包括负极螺旋和正极螺旋,并依靠负极螺旋和正极螺旋与周围肌肉组织缝合固定以起到固定电极的作用,免去了操作固定螺旋的步骤,在不影响电极牢固性的基础上大大简化手术操作步骤,缩短手术时间,节约制作电极的物料,具有一定的推广使用和社会经济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免固定螺旋的VNS电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
1-绝缘管;2-负极螺旋;3-正极螺旋;
21-螺旋电极带;22-螺旋绝缘带;23-缝合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系统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未经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2367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