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接线端子壳体的改进结构及其接线端子有效
申请号: | 202221164234.6 | 申请日: | 2022-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8069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余建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尚冠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08 | 分类号: | H01H71/08 |
代理公司: | 温州知西思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79 | 代理人: | 姚丙乾 |
地址: | 3256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线 端子 壳体 改进 结构 及其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接线端子壳体的改进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输出端形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中的至少一个腔体的一侧设置有封板。本实用新型中实现了对原有的接线腔,即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封装,这就保证在接线端子保持原有规格的情况下,对于不需要接线螺栓的壳体实现了接线腔的封装,整体更加美观,也不会存在进入一些杂质和灰尘到内部结构当中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线端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线端子壳体的改进结构及其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断路器,特别是框架式断路器上,通过接线端子形成电气连接。接线端子采用多个接线端子壳体拼接形成,现有的中国专利CN213635850U中公开了一种导电片以及断路器用接线端子的静插件,其中的接线端子壳体在其附图10中的输出端形成有接线腔,如图1中的标号10所示,接线腔用于安装接线螺栓,但是在很多适用场合下,接线端子中部分壳体不参与接线,此时就没有必要安装接线螺栓,同时接线端子的规格是确定的,因此这样就导致接线腔存在开口的情况下,整体结构不够美观,内部结构中也会容易进入一些杂质和灰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线端子壳体的改进结构,实现对接线腔的封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接线端子壳体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输出端形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中的至少一个腔体的一侧设置有封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封板与围成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的框架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呈两排设置,且所述第一腔体靠近所述输出端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接线端子,包括多个拼接而成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接线端子壳体的改进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实现了对原有的接线腔,即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封装,这就保证在接线端子保持原有规格的情况下,对于不需要接线螺栓的壳体实现了接线腔的封装,整体更加美观,也不会存在进入一些杂质和灰尘到内部结构当中去。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接线端子壳体。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应用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壳体;10、接线腔;20、输出端;30、第一腔体;40、第二腔体;50、封板;60、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接线端子壳体100的改进结构,包括壳体100,所述壳体100的输出端20形成第一腔体30和第二腔体40,所述第一腔体30和第二腔体40呈两排设置,且所述第一腔体30靠近所述输出端20设置。
所述第一腔体30和第二腔体40中的至少一个腔体的一侧设置有封板50,即第一腔体30设置封板50时,第二腔体40可以设置封板50或不设置封板50,第二腔体40设置封板50时,第一腔体30可以设置封板50或不设置封板50,所述封板50与围成第一腔体30、第二腔体40的框架60一体成型。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中,根据图3进行拼接使用,其数量根据实际生产的需要进行选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尚冠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尚冠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1642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