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更换的自行车内胎有效
申请号: | 202221113656.0 | 申请日: | 2022-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220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徐元根;顾建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如皋通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5/02 | 分类号: | B60C5/02;B60C25/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更换 自行车 内胎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更换的自行车内胎,属于自行车领域,一种便于更换的自行车内胎,包括内胎本体,内胎本体内设有辅助机构,辅助机构包括空腔,空腔的两端内壁上均限位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滑块的相背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轴,两个滑轴分别贯穿内胎本体的左右两侧,并与内胎本体限位滑动连接,空腔内壁的底部开设有排气孔,内胎本体的内壁上开设有滑槽,排气孔的底端向下延伸并与滑槽连通,滑槽内限位滑动连接有顶块,内胎本体的内壁上粘接有套圈,顶块的底端与套圈上表面贴合连接,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快速且安全的将自行车内胎从车圈龙骨上拆卸下来进行更换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便于更换的自行车内胎。
背景技术
自行车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充气内胎容易在与坑洼路面长期碰撞挤压中,出现爆胎破损的情况,需要经常保养和维修,随着市场的发展,现如今出现了一种实心内胎,实心内胎具有耐磨损和不怕尖锐物体扎胎的优点,被一些自行车爱好者广泛喜爱。
传统的实心内胎存在自身重量和硬度较大,在对实心内胎进行拆卸时,需要人员在借助多个工具进行大力钻翘,不仅耗时耗力,且容易造成内胎表面或车圈龙骨破损凹陷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更换的自行车内胎,它可以实现快速且安全的将自行车内胎从车圈龙骨上拆卸下来进行更换的效果。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更换的自行车内胎,包括内胎本体,所述内胎本体内设有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空腔,所述空腔的两端内壁上均限位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的相背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轴,两个所述滑轴分别贯穿内胎本体的左右两侧,并与内胎本体限位滑动连接,所述空腔内壁的底部开设有排气孔,所述内胎本体的内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排气孔的底端向下延伸并与滑槽连通,所述滑槽内限位滑动连接有顶块,所述内胎本体的内壁上粘接有套圈,所述顶块的底端与套圈上表面贴合连接,所述内胎本体的外侧弧形轮廓上开设有用于与外接车圈卡接的环形槽。
进一步的,所述内胎本体的弧形轮廓上开设有多个通孔,且多个通孔在内胎本体上呈现环形阵列分布。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通孔的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材质为橡胶。
进一步的,所述内胎本体的弧形轮廓上开设有多个防滑凹槽,多个所述防滑凹槽的深度为3mm。
进一步的,所述套圈相对内胎本体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卡条,所述内胎本体的内壁上开设有与卡条相适配的两个卡槽,所述卡槽与卡条粘接。
进一步的,所述套圈的内侧弧形轮廓上设有防滑纹,所述防滑纹为网格状纹路。
进一步的,所述顶块相对套圈的一端设为半圆球形,且表面光滑。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的宽度大于滑轴的宽度。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借助钳子或夹具对贯穿在内胎本体两侧的滑轴进行挤压,使得两个滑轴向空腔内移动,从而使得空腔内压强增大,气压通过排气孔进入到滑槽内,随后推动限位滑动连接在滑槽内的顶块向下移动,由于车圈的大小已经固定,使得顶块在向下移动时,会反向推动内胎本体向上顶起,从而使得内胎本体的一侧脱离车圈轮廓,此时,只需要向外拉动钳子或夹具,就可以快速将内胎本体从车圈上快速拆卸下来,达到便于更换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如皋通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如皋通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1136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