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薄沥青罩面的粘层油黏度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1109826.8 | 申请日: | 2022-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549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吴林军;邱国俊;蔡恒意;曾健;李锦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06 | 分类号: | G01N11/06;B08B9/093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李宏伟 |
地址: | 330002 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薄 沥青 粘层油 黏度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薄沥青罩面的粘层油黏度检测装置,包括:连接管、测试管、放空管、进气管、清洗管,所述的连接管为直玻璃管,连接管的两端为封口,连接管水平设置,连接管的上端均匀设置有三个竖直向上的连接接口,所述的测试管末端通过连接接口竖直连接在连接管上,测试管上自上而下设置有上储液球、测量球以及缓冲球,所述的放空管连接在测试管的缓冲球上,且放空管竖直向上设置,所述的进气管末端通过连接接口竖直连接在连接管上,进气管下部设置有主储液球,所述的清洗管为直管,清洗管末端通过连接接口竖直连接在连接管上。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效果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黏度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超薄沥青罩面的粘层油黏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乌氏粘度计是一种重力型的毛细管粘度计,是基于相对测量法的原理而设计的,也即依据液体在毛细管中的流出速度来测量液体的特性粘度,与其他重力型粘度计相比,它是属于悬挂液柱型粘度计。乌氏粘度计使用方便,而且较其它类型粘度计准确,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工业,化学工业,及其它工业和科学研究中。
而粘层油由于其特性的原因,在进行测试时,很容易黏结到玻璃管壁内,从而对时间检测造成影响,传统的乌氏粘度计由于是一体化的结构在清洗时十分麻烦,在使用几次后就需要进行清洗,会让检测实验的精度较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薄沥青罩面的粘层油黏度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薄沥青罩面的粘层油黏度检测装置,包括:连接管、测试管、放空管、进气管、清洗管,所述的连接管为直玻璃管,连接管的两端为封口,连接管水平设置,连接管的上端均匀设置有三个竖直向上的连接接口,所述的测试管末端通过连接接口竖直连接在连接管上,测试管上自上而下设置有上储液球、测量球以及缓冲球,所述的放空管连接在测试管的缓冲球上,且放空管竖直向上设置,所述的进气管末端通过连接接口竖直连接在连接管上,进气管下部设置有主储液球,所述的清洗管为直管,清洗管末端通过连接接口竖直连接在连接管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测试管、放空管以及进气管的上端进口处设置有控制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的清洗管可通入蒸馏水以及干燥纯净空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超薄沥青罩面的粘层油黏度检测装置,首先改变了传统乌氏粘度计一体化的结构,分离式的结构,可进行拆卸,方便了后期的清洗;
2.本实用新型的超薄沥青罩面的粘层油黏度检测装置,通过在连接管上增加清洗管,而清洗管可通入蒸馏水以及干燥纯净空气,配合控制阀门,可进行快速的清洗与烘干,能快速的进行多次实验。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效果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管;2-测试管;3-放空管;4-进气管;5-清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西省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1098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换热器的保温装置
- 下一篇:一种脱气除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