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电极帽的手持修磨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1098088.1 | 申请日: | 2022-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524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娟;马世东;张玉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79/04 | 分类号: | B23D79/04;B23K11/3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关向兰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极 手持 修磨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电极帽的手持修磨器,其包括手柄组件、修磨机构和卡接座,手柄组件包括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修磨机构包括刀座、刀片和驱动件,刀座与第一手柄的一端连接,并开设有放置刀片的修磨孔,驱动件用于驱动刀片沿修磨孔的周向转动;卡接座与第二手柄连接并位于刀座的上方,且卡接座开设有与修磨孔对应设置的卡接孔,卡接孔用于与杆部连接,第一手柄靠近刀座的一端与第二手柄靠近卡接座的一端铰接,第一手柄用于相对第二手柄转动,以带动刀座向靠近卡接座的方向移动,使得头部伸入修磨孔或带动刀座向远离卡接座的方向移动,使得电极帽的头部脱离修磨孔。本实用新型,减少了在修磨电极帽的过程中所需的操作人员的数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电极帽的手持修磨器。
背景技术
电阻点焊是工件组合后通过电极施加压力,利用电流流过接头的接触面及邻近区域产生的电阻热进行焊接的方法。焊钳在长时间的工作后,安装于末端的电极帽表面会形成一定厚度的氧化层,同时焊接用表面形态也会产生变化,从而对焊接质量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定期对电极帽表面进行去氧化层和表面整形工作。
目前一般采用手持修磨器对焊钳上的电极帽进行修磨,修磨过程中,操作人员1握住焊钳把手和开关手柄控制焊钳位置,操作人员2手持修磨器,对焊钳上端以及下端的电极帽进行修磨,最后确认修磨质量OK,完成修磨。在修磨的过程中,需要两个操作人员相互配合进行修磨,并且电极帽修磨需要克服端面切削力及维持一定的下压力,保证修磨质量和效率,对员工技能要求较高,人机工程差,电极帽端面修磨质量不稳定,甚至有可能影响焊接质量。
鉴于上述缺陷,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电极帽的手持修磨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电极帽的手持修磨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修磨电极帽的过程中需要两名操作人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极帽的手持修磨器,包括手柄组件、修磨机构和、卡接座,所述手柄组件包括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所述修磨机构包括刀座、刀片和驱动件,所述刀座与所述第一手柄的一端连接,并开设有放置所述刀片的修磨孔,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刀片沿所述修磨孔的周向转动;所述卡接座与所述第二手柄连接并位于所述刀座的上方,且所述卡接座开设有与所述修磨孔对应设置的卡接孔,所述卡接孔用于与所述杆部连接,所述第一手柄靠近所述刀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手柄靠近所述卡接座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手柄能相对所述第二手柄转动,以带动所述刀座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卡接座的方向移动,以对应使所述头部伸入或脱离所述修磨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手柄包括第一柄本体和握持部,所述第一柄本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握持部和所述刀座,所述第一柄本体靠近所述刀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手柄铰接。
优选地,所述握持部上设置有启动开关,所述启动开关与所述驱动件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柄本体和所述握持部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第二手柄包括第二柄本体和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柄本体两侧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柄本体和所述卡接座,所述第一柄本体设置于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所述第一柄本体靠近所述刀座的一端通过一铰接轴与两个所述连接板铰接。
优选地,所述卡接座、两个所述连接板和所述第二柄本体围合成避让空间,所述第一柄本体的一端穿过所述避让空间与所述刀座连接。
优选地,所述卡接孔呈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U型孔,所述卡接孔的开口端设置在背离所述第二手柄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手柄为圆柱状,所述第二手柄与所述第一手柄相对的一侧向远离所述第一手柄的方向凹陷形成圆弧状凹槽。
优选地,所述驱动件为气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0980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