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实现固体激光器脉宽稳定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1076233.6 | 申请日: | 2022-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059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吴锦兴;郝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S3/13 | 分类号: | H01S3/13;H01S3/136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熊冰 |
地址: | 51006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固体激光器 稳定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实现固体激光器脉宽稳定的系统,包括固体脉冲激光器,固体脉冲激光器中具有谐振腔,谐振腔中设置有低反输出单元;所述固体脉冲激光器输出的脉冲激光的光路上还设置有分光单元;分光单元将所述脉冲激光进行分光处理,分光处理后的能量占比较大的脉冲激光作为主输出脉冲光束进行输出,其余能量占比较小的脉冲激光作为检测脉冲光束进入检测单元;检测单元用于对检测脉冲光束进行脉宽检测,计算单元根据所述脉宽检测结果生成电动单元的控制指令,电动单元根据控制指令驱动安装在滑轨上的所述低反输出单元移动来调整谐振腔的腔长,以实现脉宽稳定调节,使输出脉冲激光脉宽保持在极小范围内波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实现固体激光器脉宽稳定的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激光技术的成熟,激光器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工业加工、科技研发、医疗美容、激光存储、激光显示、激光雷达等,随着各个行业的发展,对激光器的性能、参数、可靠稳定性,操作方便性、结构紧凑便携性等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5790927 U的一种实现脉冲激光器功率稳定输出的装置,包括:激光器、输出元件、分光镜片、声光调制器、探头、比较电路、驱动器。
上述方案中的装置结构是当激光器通过输出器件之后,利用分光镜片把连续激光分成两束,把其中一束光变成电信号,比较被检测的电信号与外接信号,以此来改变声光调制器的衍射效率,在光束波动较大的时候,不对外输出激光,以此来达到输出稳定的目的。此方法固然有效,但在激光加工过程中,如果出现断断续续的加工脉冲激光,会给加工产品部件造成巨大的影响,不连续高频脉冲激光极大的影响加工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实现固体激光器脉宽稳定的系统,以背景技术中方案存在的脉冲激光输出不稳定,影响激光器加工工作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实现固体激光器脉宽稳定的系统,包括固体脉冲激光器,固体脉冲激光器中具有谐振腔,谐振腔中设置有低反输出单元;
所述固体脉冲激光器输出的脉冲激光的光路上还设置有分光单元;分光单元将所述脉冲激光进行分光处理,分光处理后的能量占比较大的脉冲激光作为主输出脉冲光束进行输出,其余能量占比较小的脉冲激光作为检测脉冲光束进入检测单元;检测单元用于对检测脉冲光束进行脉宽检测,计算单元根据所述脉宽检测结果生成电动单元的控制指令,电动单元根据控制指令驱动安装在滑轨上的所述低反输出单元移动来调整谐振腔的腔长,以实现脉宽稳定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固体脉冲激光器由依次设置的高反单元、泵浦模块、调Q元件和低反输出单元所构成;所述高反单元、泵浦模块、调Q元件和低反输出单元的工作中心均位于同一直线上,高反单元与低反输出单元之间为所述脉冲激光的谐振腔;在谐振腔中,高反单元、泵浦模块、调Q元件的位置固定,低反输出单元能在谐振腔中移动,从而改变谐振腔的腔长。
进一步地,所述泵浦模块采用半导体激光器侧泵模块,泵浦模块内部的圆柱状增益介质能产生连续激光,且泵浦模块的两端都可发射所述连续激光。
进一步地,所述调Q元件为声光调制器,用于将连续激光转变为脉冲激光。
进一步地,所述低反输出单元采用低反射输出镜片,低反输出镜片固定在镜架上,镜架下端安装在滑轨上。
进一步地,所述分光单元采用分光棱镜,分光单元将固体脉冲激光器的输出的脉冲激光分为能量占比为95%的主输出脉冲光束和能力占比为5%的检测脉冲光束。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单元为带有衰减镜片的示波器光电探头,其中,衰减镜片通过衰减检测脉冲光束的能量来保护示波器光电探头;示波器光电探头则用于对检测脉冲光束的波形进行检测,输出检测脉冲光束的脉宽检测结果至计算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0762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