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力电池的顶盖组件、动力电池的极柱及动力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220957934.4 | 申请日: | 202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913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裴卫兵;史亚林;李鹏;聂银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148 | 分类号: | H01M50/148;H01M50/172;H01M50/188;H01M50/552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晓东 |
地址: | 450061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电池 顶盖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的技术领域,具体提供动力电池的顶盖组件、动力电池的极柱及动力电池,该动力电池包括顶盖组件,该顶盖组件包括顶盖片和极柱,所述顶盖片上设有供极柱穿过的极柱安装孔,所述极柱与所述极柱安装孔之间形成环形间隔,所述环形间隔内注塑成型有密封塑胶,所述极柱与所述顶盖片通过所述密封塑胶固定,所述极柱的外周面上分布有防扭凸点,所述防扭凸点为顶端是尖状的锥形结构,防扭凸点与所述密封塑胶之间形成嵌合结构以阻止所述极柱与所述密封塑胶之间发生相对转动,有效解决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动力电池的顶盖组件会占用较多轴向空间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动力电池顶盖上顶盖片与极柱的连接。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一般包括壳体和封盖在壳体的顶部开口处的顶盖组件,顶盖组件包括顶盖片和极柱,顶盖片上设有极柱安装孔,供对应的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装配。组装时,正、负极极柱需穿过相应的极柱安装孔以与电芯的相应极耳连接。极柱与顶盖片需要保持相对固定和密封,且极柱与顶盖片之间还需要绝缘以免发生短路。动力电池使用时往往通过串并联形成电池模组,对于大型电池模组来说,其中各动力电池的正极极柱的顶面和负极极柱的顶面之间往往通过铝巴连接,例如CN213304218U一种新能源汽车及其动力电池和FPC采集装置。铝巴一般焊接固定在极柱上,可分为输出铝巴和串联铝巴,输出铝巴即整个电池模组的用于与输出铜排连接的铝巴,串联铝巴用于电池模组中各动力电池串联的铝巴。输出铝巴与输出铜排一般通过螺栓连接,连接时,将输出铝巴与输出铜排搭接在一起,使螺栓分别穿过输出铝巴与输出铜排上的螺栓连接孔,最后借助工具将螺栓拧紧。
目前,极柱一般通过注塑与顶盖片进行固定,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541835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提供了一种圆形电池盖板,电池盖板包括顶盖片和极柱,顶盖片上设有供极柱穿过的极柱安装孔,极柱安转孔与极柱之间留有环形间隔。组装时,在环形间隔内注塑成型密封塑胶,极柱与顶盖片通过密封塑胶固定。
极柱露出顶盖片的一端的端面一般上设有定位中心孔,上述电池盖板在使用时,输出铝巴的一端通过定位中心孔与极柱定位并焊接固定,另一端与输出铜排通过螺栓连接。在紧固螺栓的过程中,输出铝巴受力发生偏摆,致使极柱受到输出铝巴提供的扭矩的作用,该扭矩的大小等于F(输出铝巴偏摆力的大小)与L(定位中心孔中心与输出铝巴上螺栓连接孔中心的间距)的乘积,当该扭矩超出极柱的承受上限时,输出铝巴会带动极柱相对顶盖片产生晃动,致使极柱漏气,导致电池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解决极柱相对顶盖片发生晃动的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21206256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提供了一种电池顶盖极柱的加强结构及电池,该电池顶盖极柱的加强结构包括顶盖片和极柱,极柱的下端焊接有环体,环体的边缘上设有上翻的第一加强肋,第一加强肋上设有缺口,利用缺口与密封塑胶的底面形成凹凸配合,以防止极柱发生转动。
上述电池顶盖极柱的加强结构在使用时,由于增加了第一加强肋,为保证顶盖片与第一加强肋顶端的绝缘距离,因此需要增加顶盖片与第一加强肋之间的密封塑胶厚度,导致电池顶盖的轴向尺寸增加,限制了电池顶盖的使用场景;另外,第一加强肋的设置和密封塑胶的加厚均会增加电池顶盖的重量,从而影响电池的能量密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的顶盖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动力电池的顶盖组件会占用较多轴向空间的技术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的极柱,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动力电池,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中动力电池的顶盖组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动力电池的顶盖组件包括顶盖片和极柱,所述顶盖片上设有供极柱穿过的极柱安装孔,所述极柱与所述极柱安装孔之间形成环形间隔,所述环形间隔内注塑成型有密封塑胶,所述极柱与所述顶盖片通过所述密封塑胶固定,所述极柱的外周面上分布有防扭凸点,所述防扭凸点为顶端是尖状的锥形结构,防扭凸点与所述密封塑胶之间形成嵌合结构以阻止所述极柱与所述密封塑胶之间发生相对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579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现浇混凝土楼板支撑结构
- 下一篇:一种儿童使用的多功能餐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