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妇产科用临床上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945679.1 | 申请日: | 2022-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462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蔡夏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万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94 | 代理人: | 丁海华 |
地址: | 3100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妇产科 临床 上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妇产科用临床上药装置,包括注射筒(1),还包括两端贯通的外壳体(2),外壳体(2)的两端分别为手持端(3)和上药端(4);所述外壳体(2)内设有滑动连接的内壳体(5),内壳体(5)内具有与注射筒(1)相契合的放置腔(6),靠近手持端(3)的放置腔(6)端部与外部连通,另一端设有与注射筒(1)的注射端相契合的插孔(7);所述内壳体(5)的侧面设有环形复位板(8);本实用新型可以快速更换注射筒,从而便于多次上药,且过程中注射筒内药液不易受到污染;同时本装置具备扩张功能,有效提升上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妇产科用临床上药装置。
背景技术
妇产科主要研究女性生殖器官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及防治,妊娠、分娩的生理和病理变化,高危妊娠及难产的预防和诊治,女性生殖内分泌,计划生育及妇女保健等;部分患者在治疗时需要医护人员使用注射筒伸入患处手动将药液推至需上药部位,然而现有的注射筒普遍只能注射一种药液,当需要注射多种药液协同治疗时,就需要将注射筒反复插入、取出,容易造成污染,使用也较为不便。此外,现有的上药装置由于端部细小不具备扩张效果,同时阴道内壁不平整,所上的药液难以准确到达患部,使用可靠性欠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妇产科用临床上药装置。本实用新型可以快速更换注射筒,从而便于多次上药,且过程中注射筒内药液不易受到污染;同时本装置具备扩张功能,有效提升上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妇产科用临床上药装置,包括注射筒,还包括两端贯通的外壳体,外壳体的两端分别为手持端和上药端;所述外壳体内设有滑动连接的内壳体,内壳体内具有与注射筒相契合的放置腔,靠近手持端的放置腔端部与外部连通,另一端设有与注射筒的注射端相契合的插孔;所述内壳体的侧面设有环形复位板,外壳体内腔侧壁设有与复位板相契合的侧槽,复位板端面与对应的侧槽槽面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外壳体的上药端设有多个安装口,安装口靠近手持端的一侧设有转动连接的扩张板,扩张板的端部设有连接座,连接座上设有转动连接的推杆,内壳体的端部设有与推杆端部转动连接的连接槽。
上述的一种妇产科用临床上药装置中,所述内壳体的侧壁上设有多个橡胶夹持圈。
前述的一种妇产科用临床上药装置中,所述扩张板与安装口相契合,且扩张板的端部边角处具有圆角过渡。
前述的一种妇产科用临床上药装置中,所述外壳体的上药端设有弧形扩张面。
前述的一种妇产科用临床上药装置中,所述内壳体的长度大于外壳体内腔的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包括注射筒,还包括两端贯通的外壳体,外壳体的两端分别为手持端和上药端;所述外壳体内设有滑动连接的内壳体,内壳体内具有与注射筒相契合的放置腔,靠近手持端的放置腔端部与外部连通,另一端设有与注射筒的注射端相契合的插孔;所述内壳体的侧面设有环形复位板,外壳体内腔侧壁设有与复位板相契合的侧槽,复位板端面与对应的侧槽槽面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将外壳体伸入患者阴道所需位置,从外部将注射筒插入放置腔,一手握持外壳体,另一手向内推动注射筒,进而带动内壳体内移,使得注射筒的注射端从外壳体的上药端内伸出到达患部进行上药,过程中注射筒的注射端始终位于外壳体内,不易受到外部污染,当需要更换药液时,只需取出原注射筒,失去作用力后复位板受到复位弹簧的回弹力带动内壳体自动回移,随后在放置腔内插入新的注射筒即可,无需整体重新进行设置,有效提升使用的便捷性并降低患者的不适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未经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456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照均匀的种子培育用培育装置
- 下一篇:一种提升15旦氨纶产品的牵伸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