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纵梁智能运输车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942520.4 | 申请日: | 2022-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223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 发明(设计)人: | 文森;曲龙飞;徐鹏;胡乐乐;郭文东;张晓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卡瑞起重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P7/08 | 分类号: | B60P7/08;B60P7/16;B60P3/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浩翔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49 | 代理人: | 李伟 |
| 地址: | 471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智能 运输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部件运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纵梁智能运输车,包括运输车基座,所述运输车基座顶部外壁开设有等距分布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运输车基座顶部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导向杆,四个所述导向杆外壁滑动连接有同一个升降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放置槽、橡胶垫、导向杆、升降板、顶板、液压缸、压紧座、固定槽、压紧板和海绵垫,能够对汽车纵梁起到压紧稳固的作用,使得在运输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偏倒的现象,保证了汽车纵梁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并且橡胶垫和海绵垫能够对汽车纵梁起到保护的作用,避免了汽车纵梁的表面出现刮花损坏的现象,较为实用,适合广泛推广和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部件运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纵梁智能运输车。
背景技术
车架是汽车中最重要的承载部件,而车架纵梁又是其中的关键零件之一,所以纵梁在汽车上起到重要的承载作用,汽车的边梁式车架、中梁式车架等均含有纵梁。纵梁通常用低合金钢板冲压而成,断面形状一般为槽型,也有的做成Z字型或者箱型等断面。
汽车纵梁在投入使用之前,通常需要对其进行运输,当前的汽车纵梁在运输的过程中,当对汽车纵梁进行定位稳固时,缺少对汽车纵梁的保护效果,导致汽车纵梁的表面存在有刮花损坏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纵梁智能运输车,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不能够在定位稳固的过程中对汽车纵梁进行保护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纵梁智能运输车,包括运输车基座,所述运输车基座顶部外壁开设有等距分布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运输车基座顶部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导向杆,四个所述导向杆外壁滑动连接有同一个升降板;
所述运输车基座底部两侧均设有对称设置的滚轮,所述升降板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压紧座,所述压紧座底部外壁开设有等距分布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壁固定连接有压紧板,所述压紧板位于放置槽正上方,且压紧板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海绵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四个所述导向杆顶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顶板,所述顶板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贯穿于顶板连接在升降板顶部中部外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运输车基座底部两侧均设有对称设置的门型结构的固定架,四个所述滚轮分别转动连接在四个固定架相对一侧外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运输车基座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支座,四个所述支座分别位于四个固定架的正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四个所述支座底部内侧均开设有活动腔,四个所述活动腔顶部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缓冲杆,四个所述缓冲杆的底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四个固定架顶部外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四个所述支座底部外壁均开设有开口,四个所述缓冲杆分别滑动连接在四个开口内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四个所述活动腔内侧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四个所述缓冲弹簧分别套接在四个缓冲杆外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纵梁智能运输车,通过设置的放置槽、橡胶垫、导向杆、升降板、顶板、液压缸、压紧座、固定槽、压紧板和海绵垫,能够对汽车纵梁起到压紧稳固的作用,使得在运输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偏倒的现象,保证了汽车纵梁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并且橡胶垫和海绵垫能够对汽车纵梁起到保护的作用,避免了汽车纵梁的表面出现刮花损坏的现象。
2.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纵梁智能运输车,通过设置的固定架、滚轮、支座、缓冲杆、活动腔和缓冲弹簧,当在运输过程中遇到路面不平出现颠簸的现象时,能够对颠簸所带来的震动起到的缓冲的作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卡瑞起重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卡瑞起重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425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