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充气皮艇的防侧翻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910333.8 | 申请日: | 2022-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481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 发明(设计)人: | 孙红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雅乐游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3B43/04 | 分类号: | B63B43/04 |
| 代理公司: | 宁波海曙甬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30 | 代理人: | 李源 |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威海市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气 防侧翻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气皮艇的防侧翻结构,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设有两组且分别位于皮艇本体的两侧,所述挡板与皮艇本体之间连接有第二铰接座,所述挡板的上端固定有第一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上铰接有第一铰接杆,所述第一铰接杆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挂钩,所述皮艇本体的侧面固定有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一挂钩与第一固定环之间卡合连接时所述挡板与皮艇本体的侧面相互垂直,本实用新型能够在需要使用防侧翻结构时将皮艇本体两侧的挡板展开并将其上方第一铰接杆的第一挂钩挂上皮艇本体上的第一固定环,进而可以对挡板进行限位,快速展开防侧翻结构,通过皮艇本体两侧的两组挡板来增加皮艇本体两侧的稳定性,防止皮艇侧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气皮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充气皮艇的防侧翻结构。
背景技术
充气艇,体积小巧,船尾添加推进器,航行速度可以显著提高。广泛应用于水上休闲、娱乐、钓鱼、捕鱼等水上作业,一般来讲整艇的充气浮力胎被隔成多个独立气室,分隔设置有很高的气密性,在个别气室破损时,其它部分仍保持足够浮力,相邻两个气室甚至更多气室同时破损时,整艇仍有一定浮力,现有的充气皮艇在水上行驶时遇到大风容易侧翻,因此需要使用到防侧翻结构。
现有的防侧翻结构大多为设置在充气皮艇两侧的气囊,使用时需要向其内部进行充气,因此在皮艇突遇大风时无法快速打开侧翻结构,使用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气皮艇的防侧翻结构,能够在需要使用防侧翻结构时将皮艇本体两侧的挡板展开并将其上方第一铰接杆的第一挂钩挂上皮艇本体上的第一固定环,进而可以对挡板进行限位,快速展开防侧翻结构,通过皮艇本体两侧的两组挡板来增加皮艇本体两侧的稳定性,防止皮艇侧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充气皮艇的防侧翻结构,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设有两组且分别位于皮艇本体的两侧,所述挡板与皮艇本体之间连接有第二铰接座,所述挡板的上端固定有第一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上铰接有第一铰接杆,所述第一铰接杆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挂钩,所述皮艇本体的侧面固定有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一挂钩与第一固定环之间卡合连接时所述挡板与皮艇本体的侧面相互垂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挡板的上端固定有第二固定环,所述皮艇本体的侧壁上端设有第三铰接座,所述第三铰接座上铰接有第二铰接杆,所述第二铰接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挂钩,所述第二挂钩与第二固定环之间卡合连接时所述挡板竖直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挡板的上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铰接座固定在安装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挂钩上设有第一锁紧块,所述第二挂钩上设有第二锁紧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及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均设有多组且均匀分布在挡板与皮艇本体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皮艇本体的两侧上方均匀设有多组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能够在需要使用防侧翻结构时将皮艇本体两侧的挡板展开并将其上方第一铰接杆的第一挂钩挂上皮艇本体上的第一固定环,进而可以对挡板进行限位,快速展开防侧翻结构,通过皮艇本体两侧的两组挡板来增加皮艇本体两侧的稳定性,防止皮艇侧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挡板展开时与皮艇本体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挡板收起时与皮艇本体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雅乐游艇有限公司,未经威海雅乐游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103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级式节能型海水淡化装置
- 下一篇:自动驾驶系统智能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