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室内幕墙垂直提升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909341.0 | 申请日: | 202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026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辛金雨;曾昭政;李平;李文江;王洋;刘智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工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2 | 分类号: | B66C1/12;B66C13/06;E04G21/16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60 | 代理人: | 袁嘉恩 |
地址: | 100160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内 幕墙 垂直 提升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室内幕墙垂直提升机构,包括第一夹板、环形夹,所述第一夹板的右表面设置有第二夹板,所述第二夹板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环,所述第一夹板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环形夹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环形夹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环形夹的右表面转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环形夹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环形夹、滑轮与第一绳子,实现仅需将环形夹安装在安装幕墙的最高处,即可对幕墙进行吊装,避免装置过于笨重,通过设计减震机构与第二绳子,实现在吊装的过程中,避免其水平方向产生较大的晃动,导致其与墙面进行撞击,实现对幕墙进行保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幕墙吊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室内幕墙垂直提升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现场施工周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单元式幕墙作为缩短工期的解决方案之一越来越多地被建筑师所采用,因此一些超大超重的单元式幕墙也就应运而生。在建筑幕墙的安装中,由于土建塔吊工作繁忙,幕墙的吊装都使用独立设计的起重提升设备。
现有的一些室内幕墙垂直提升机构有以下缺陷:
1、目前室内幕墙垂直提升机构需要吊装装置的高度伸长与所需高度相同,导致提升机构笨重;
2、目前室内幕墙垂直提升机构水平位无法进行有效的保护,会导致幕墙产生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室内幕墙垂直提升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室内幕墙垂直提升机构,包括第一夹板、环形夹,所述第一夹板的右表面设置有第二夹板,所述第二夹板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环,所述第一夹板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设置有减震机构;
所述环形夹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环形夹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环形夹的右表面转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环形夹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所述环形夹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后表面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滑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圆环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绳子,所述第二夹板的右表面设置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左端延伸至第一夹板的内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减震机构包括滚轮、固定杆、弹簧与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左表面与固定杆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固定杆与第一夹板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右表面与滚轮转动连接,所述滚轮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弹性垫。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减震机构的数量为多个且上下分布,所述减震机构呈弧形分布,所述弹簧的右表面与支撑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远离支撑环的一端与第一夹板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夹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圆环,所述第二圆环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绳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防滑垫的内表面呈弧形。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室内幕墙垂直提升机构,通过设计环形夹、滑轮与第一绳子,实现仅需将环形夹安装在安装幕墙的最高处,即可对幕墙进行吊装,避免装置过于笨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工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工集团广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093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危化品泄漏检测用气体采样装置
- 下一篇:一种代步车主控线走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