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合流制溢流和生活污水深度处理的快速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0882486.6 | 申请日: | 2022-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559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易莹;周艳伟;杨昌达;王知兵;葛乐乐;毛海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宣国华;尤健雄 |
地址: | 510302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合流 溢流 生活 污水 深度 处理 快速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合流制溢流和生活污水深度处理的快速处理系统,设有预处理池和双向流过滤装置,通过打开溢流进水阀和溢流处理出水阀,能够在雨季时用于对合流制溢流进行快速过滤处理,且针对溢流中固体悬浮物浓度高的特点,采用了溢流从下往上流通过轻质颗粒滤料的过滤方式,提升了过滤效果,通过开关阀门就能够即时启动、不需要等待时间,且过滤处理速度快,适于合流制溢流突发、不确定性的特点;并且,通过打开生活污水进水阀和生活污水处理出水阀,能够在非雨季无溢流产生时,采用从上往下的过滤方式对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二级处理出水口排出的生活污水进行深度处理,或对景观水回用处理,避免本快速处理系统闲置,提高使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污水处理设施,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合流制溢流和生活污水深度处理的快速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初期雨水及合流制溢流中带有大量污染物,直接从排口排放至地表水体,会导致黑臭水体等环境污染问题。雨污水处理主要是通过去除污水中可沉淀固体、悬浮物等,从而达到减少污染指标的排放总量,如调蓄池通过容量实现雨污水的错峰削减,以及沉淀作用减少雨污水中的可沉淀污染物,但处理规模与池体容量相关,水量大所需池体容积也大,增加工程投入。同时,雨污处理设施也存在晴天闲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合流制溢流和生活污水深度处理的快速处理系统。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合流制溢流和生活污水深度处理的快速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处理池和双向流过滤装置;
所述双向流过滤装置的内腔中安装有上拦截网板和下支撑网板,以将所述内腔从上至下依次分隔为上腔体、中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中腔体中放置有能够浮于水面的轻质颗粒滤料,且所述上拦截网板和下支撑网板的网孔孔径均小于所述轻质颗粒滤料的粒径,以避免轻质颗粒滤料流失到中腔体之外;其中,所述上拦截网板和下支撑网板可以是设有多个通孔的多孔板也可以是筛网。
所述双向流过滤装置的顶面和侧面分别设有均与所述上腔体连通的上进水口和上出水口,所述双向流过滤装置的侧面设有均与所述下腔体连通的下进水口和下出水口;
并且,所述预处理池内安装有过滤格栅,所述预处理池的进水口连接用于从城市雨水排放口引入合流制溢流(也即雨污水)并安装有溢流进水阀的溢流进水管道,所述预处理池的出水口通过溢流连接管道连接所述下进水口,所述上出水口连接安装有溢流处理出水阀的溢流处理出水管道;
所述上进水口连接用于从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二级处理出水口引入生活污水并安装有生活污水进水阀的生活污水进水管道,所述下出水口连接安装有生活污水处理出水阀的生活污水处理出水管道。
从而,本实用新型的快速处理系统的工作方式如下:
当无进水时,本快速处理系统中的全部阀门均处于关闭状态。
当城市雨水排放口在雨季产生雨污水时,本快速处理系统用于对合流制溢流也即雨污水进行快速过滤处理,通过打开溢流进水阀和溢流处理出水阀,使得:首先,雨污水进入预处理池并经过过滤格栅,以拦截过滤较大块的固体物质,以及易缠绕的物体,如头发、纤维布条等,避免头发、布条等易缠绕杂质堵塞双向流过滤装置;然后,雨污水从下进水口进入双向流过滤装置的内腔并逐渐升高水位,而随着雨污水水位穿过下支撑网板升高到双向流过滤装置的中腔体后,轻质颗粒滤料悬浮于雨污水的水面并跟随雨污水慢慢升高直至被上拦截网板所阻挡;最后,雨污水向上流通过轻质颗粒滤料,以实现对雨污水中固体悬浮物的去除处理后,经处理的雨污水再穿过上拦截网板并从上出水口经溢流处理出水管道排走;经试验,经此处理的雨污水中的SS负荷去除率可达到50%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8824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