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温度检测功能的助听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0850474.5 | 申请日: | 202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40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东;陈能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锦好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25/00 | 分类号: | H04R25/00;H01M10/48;H01M10/42;H01M50/581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细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28 | 代理人: | 徐春祺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仲***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温度 检测 功能 助听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温度检测功能的助听器,包括外壳、电池、与电池电连接的开关模块、与开关模块电连接的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贴合在所述电池的表面。这种具有温度检测功能的助听器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电池表面的温度,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信息控制开关模块的通断,当电池过热时,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信息控制开关模块的断开,从而切断电池与其他电子元件的电连接,从而实现过温保护。这种助听器在使用时,一旦如出现电池过热情况,即可通过控制开关模块的断开,切断电池与其他电子元件的电连接,避免后续可能导致的电池爆炸、漏液或短路,对使用者造成伤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助听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温度检测功能的助听器。
背景技术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小型化设备日益增多,对电源有了更高的要求。锂电池以其特有的能量密度高、体积小、无记忆效应、循环寿命长、自放电率低等性能优势,普遍应用在笔记本电脑、摄像机、移动通讯等便携设备中。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越高,危险性越大。对锂电池的过充、过放、过流、过温及短路保护就显得或不可缺;现在市场上锂电池的对过充、过放、过流、短路保护做的比较成熟,但过温保护的应用还比较欠缺,普遍都是只针对于电池在充电中的一种保护,所以发明一种成熟的过温检测保护电路系统就显得尤为具有实用性和必要。
现在市面上的助听器使用的锂电池的过温保护还比较少,应用不广泛,现存于市面上的助听器锂电池的过温保护的应用是比较单一的保护,主要表现于在充电过程中进行保护,意思就是在助听器在充电过程中可以实现过温保护,一旦电路内部超过设定的温度,电路系统就会切断系统给助听器电池供电的通路,起到过温的情况保护电路,以避免电路系统失控导致过热,高温,损坏器件或许造成伤害使用者。
但是这样的过温保护系统有局限性,只针对于在助听器电池充电过程中进行过温保护,而在助听器锂电池使用过程中使用者是需要佩戴在耳朵上的,在这个情况下如果电池放电过程中或者是助听器关机状态下出现过温的现象,是不能实现过温保护的功能,一旦如出现电池过热情况,可能导致的电池爆炸、漏液或短路,对使用者造成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具有温度检测功能的助听器。
一种具有温度检测功能的助听器,包括外壳、电池、与所述电池电连接的开关模块、与所述开关模块电连接的控制器以及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贴合在所述电池的表面,所述电池、所述开关模块、所述控制器以及所述温度传感器均设置在所述外壳内;
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电池表面的温度,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信息,并且根据所述温度信息控制所述开关模块的通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内还设有电池支架,所述电池支架上设有容纳槽,所述电池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并且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电池和所述电池支架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支架包括支架底部和支架侧壁,所述支架底部和所述支架侧壁共同围成所述容纳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电池的外侧面以及所述支架侧壁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内设置有pcb板以及与所述pcb板电连接的fpc板,所述fpc板部分包覆在所述电池的外侧,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fpc板上,并且所述电池、所述fpc板和所述温度传感器依次层叠。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fpc板包覆所述电池的两端以及侧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度传感器为热敏电阻。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模组,所述控制器和所述连接模组间隔设置在所述pcb板上,所述fpc板与所述连接模组直接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模块包括MOS开关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锦好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锦好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8504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