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套筒灌浆饱满度检测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845370.5 | 申请日: | 202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843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陆小军;冷国生;蒙海宁;丁海亮;敖林;朱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建科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3/02 | 分类号: | G01F23/02 |
代理公司: | 江苏德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583 | 代理人: | 刘丽菲 |
地址: | 212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混凝土 预制构件 套筒 灌浆 饱满 检测 监测 装置 | ||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套筒灌浆饱满度检测监测装置包括多通管道和进浆器,所述的多通管道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通口、第二通口、第三通口和第四通口,所述的第一通口通过进浆器内的进浆管道与预制墙体相连,并且第一通口与进浆器上的卡合套相连,所述的第二通口与测浆筒相连,第三通口处设有补浆堵头,所述的第四通口与浆料罐之间通过出浆管道相连,出浆管道上设有出浆阀。本检测装置在多通管道上增设了第三通口,当墙体内部分浆料的饱满度不合格时,无需重新灌浆,提高了预制墙体的建造速度和建造质量,同时本检测装置在多通管道上还增设了第四通口,通过推动推杆将多余的浆料沿出浆管道送回浆料罐,避免了浆料的浪费,减少了预制墙体的建造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套筒灌浆饱满度检测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墙板是装配式结构建筑体系下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起到建筑的外围护、承重及内隔断作用,其中套筒灌浆技术是其中最为关键的技术,直接关系到建筑的结构安全和抗震性能的优劣。由于套筒通常采用球墨铸铁直接铸造而成,灌浆后无法直观判断内部浆体的充盈度,现阶段通常采用内窥镜、传感器及X射线等三种方式进行检测,但是这些检测方法均属于事后检测,很难为灌浆过程提供积极有益的帮助。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墙板的安装过程中,人们一般通过增设补浆漏斗和排气管来调节套筒内部浆体的充盈度,这些辅助设施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有益的增效,但是缺乏监测功能,同时由于补浆漏斗高度有限,存在漏斗内的浆体产生的压力无法完全弥补套筒内空隙的可能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套筒灌浆饱满度检测监测装置。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套筒灌浆饱满度检测监测装置包括多通管道和进浆器,所述的多通管道包括第一通口、第二通口、第三通口和第四通口,所述的第一通口和第四通口位于水平方向上,第二通口和第三通口位于竖直方向上,所述的第一通口通过进浆器内的进浆管道与预制墙体相连,并且第一通口的内表面与进浆管道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的进浆器上设有卡合套,所述第一通口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一环形凸台和第二环形凸台,第一环形凸台和第二环形凸台之间形成环形活动槽,所述的第一环形凸台上设有卡槽,卡槽的左右侧壁内嵌设有拱形弹片,拱形弹片与卡合套内表面上的卡块配合相连,所述的第二通口与测浆筒相连,测浆筒内设有测浆板,所述测浆板的底面抵住第二通口,测浆板的顶面与推杆的一端相连,所述推杆的另一端竖直穿过测浆筒,推杆位于测浆筒内的一端套设有弹簧,所述的第三通口处设有补浆堵头,第四通口与浆料罐之间通过出浆管道相连,所述的出浆管道上设有出浆阀。
更进一步地,所述进浆器靠近预制墙体的一端设有若干个连接翅板。
更进一步地,所述卡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卡槽呈中心对称分布在第一环形凸台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通口与测浆筒之间螺纹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测浆筒的外表面上设有浆位刻度条。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出浆阀为手动阀门或电控阀门。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套筒灌浆饱满度检测监测装置,相比于现有的灌浆饱满度检测装置,本检测装置在多通管道上增设了用于补浆的第三通口,当墙体内部分浆料的饱满度不合格时,无需重新灌浆,提高了预制墙体的建造速度和建造质量,同时本检测装置在多通管道上还增设了用于回收多余浆料的第四通口,通过推动推杆将多余的浆料沿出浆管道送回浆料罐,避免了浆料的浪费,减少了预制墙体的建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检测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一通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建科建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镇江建科建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8453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