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建筑结构设计的梁加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802117.1 | 申请日: | 2022-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798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吴占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占国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金宁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79 | 代理人: | 张希睿 |
地址: | 063000 河北省唐***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建筑 结构设计 加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结构设计的梁加固结构,包括梁体、调节部件和加固部件,所述调节部件包括设于梁体两侧的第一L形加固板和第二L形加固板、设于第一L形加固板内侧壁上的两个移动板、设于第二L形加固板内侧壁上的两个固定板、设于固定板上与移动板相配合的移动腔、设于移动板两侧壁上的滑块、设于移动腔内侧壁上与滑块相配合的滑槽和设于第二L形加固板上的第一螺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梁体、第一螺杆、移动板、固定板、滑块、滑槽、夹持板、弹簧、安装孔、第二螺杆、顶板和支撑板,解决了现有对建筑结构中的梁进行加固结构较为简单,加固效果一般,梁体的宽度存在差异,不能根据梁体的宽度底加固结构进行调整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建筑结构设计的梁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结构是指在房屋建筑中,由各种构件(屋架、梁、板、柱等)组成的能够承受各种作用的体系,所谓作用是指能够引起体系产生内力和变形的各种因素,如荷载、地震、温度变化以及基础沉降等因素,建筑结构是由板、梁、柱、墙、基础等建筑构件形成的具有一定空间功能,并能安全承受建筑物各种正常荷载作用的骨架结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对建筑结构中的梁进行加固结构较为简单,加固效果一般,梁体的宽度存在差异,不能根据梁体的宽度底加固结构进行调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建筑结构设计的梁加固结构,具备可以根据梁体的宽度进行调整和加固效果显著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对建筑结构中的梁进行加固结构较为简单,加固效果一般,梁体的宽度存在差异,不能根据梁体的宽度底加固结构进行调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建筑结构设计的梁加固结构,包括梁体、调节部件和加固部件,所述调节部件包括设于梁体两侧的第一L形加固板和第二L形加固板、设于第一L形加固板内侧壁上的两个移动板、设于第二L形加固板内侧壁上的两个固定板、设于固定板上与移动板相配合的移动腔、设于移动板两侧壁上的滑块、设于移动腔内侧壁上与滑块相配合的滑槽和设于第二L形加固板上的第一螺杆,所述移动板一端与第一L形加固板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一端与第二L形加固板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移动腔贯穿加固板侧壁,所述移动板与移动腔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与移动板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槽与移动腔相通连接,所述第一螺杆一端贯穿第二L形加固板至第二L形加固板内侧壁内,所述第一螺杆一端与第一L形加固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与第二L形加固板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加固部件包括设于第一L形加固板和第二L形加固板之间的支撑板、设于支撑板底部上的两个支撑块、设于支撑板上的两个第二螺杆和设于第二螺杆顶部上的顶板,所述支撑块顶部与支撑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两个支撑块分别与两个固定板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杆贯穿支撑板且与支撑板螺纹连接,所述顶板底部与螺杆顶部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梁体两侧分别设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侧壁上设有多个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夹持板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另一端分别与第一L形加固板和第二L形加固板内侧壁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第一L形加固板和第二L形加固板顶部均开设有三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分别贯穿第一L形加固板和第二L形加固板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第一L形加固板外侧壁和第二L形加固板外侧壁上均设有四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分别与第一L形加固板和第二L形加固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底部上设有与第二螺杆相配合的连接块,所述顶板顶部上设有保护垫,所述连接块顶部与支撑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与第二螺杆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梁体、第一L形加固板、第二L形加固板、移动板、固定板、移动腔、滑块、滑槽和第一螺杆,达到了便于调整第一L形加固板与第二L形加固板之间的距离,从而对不同宽度的梁体进行加固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占国,未经吴占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8021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压监控机房机柜
- 下一篇:一种新型托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