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天窗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43401.6 | 申请日: | 202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693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侯家伟;张昕;王泽堃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J7/057 | 分类号: | B60J7/057;B60J7/00;B60R16/03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宏来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41 | 代理人: | 左海明 |
地址: | 11015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天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天窗,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所述汽车天窗包括天窗和天窗电机,还包括逻辑控制器、雨量传感器和限位开关,所述逻辑控制器电连接汽车蓄电池,二者之间的连接线路上设置有电压转换模块,所述雨量传感器和限位开关分别与逻辑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雨量传感器设置于车顶外表面,所述限位开关设置于天窗的端部,所述天窗电机与汽车蓄电池之间电连接,二者的连接电路上设置有三极管开关,并通过三极管开关连接逻辑控制器。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汽车天窗独立于车辆原有的电路以外,在发生下雨天窗未关闭时,无论汽车处于点火状态还是熄火状态都会自动启动天窗关闭动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天窗。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拥有自己的汽车,汽车的使用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但现在汽车天窗控制部分还是存有一定问题,现在汽车天窗的开关还是需要人为操作,但是汽车驾驶过程中还会存在很多紧急情况,这时驾驶员需要手动关闭天窗,这种设计很不人性化,而且,汽车在高速行驶的过程中,驾驶员去手动关闭天窗会造成驾驶员分神,这是很危险的。现有技术中有文献公开在汽车控制系统中加入雨量传感器,在降雨时会自动关闭天窗,这种设置的缺陷在于,(1)当天窗处有异物时,控制器无法识别,仍会自动执行关窗程序,强行关窗造成损害;(2)夏季部分驾驶员为了降低车内温度或者使车内空气流通,在停放汽车时会选择开启部分天窗,此时,如果突然下雨,现有的车辆控制器在汽车熄火状态下无法工作,不能自动启动关窗程序,驾驶员不能及时赶回关闭天窗,造成漏雨损害汽车内饰甚至造成汽车电路损坏。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设计了一种汽车天窗,能够在自动关闭时识别异物,及时停机;而且在汽车熄火状态仍能自行启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汽车天窗包括天窗和天窗电机,还包括逻辑控制器、雨量传感器和限位开关,所述逻辑控制器电连接汽车蓄电池,二者之间的连接线路上设置有电压转换模块,所述雨量传感器和限位开关分别与逻辑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雨量传感器设置于车顶外表面,所述限位开关设置于天窗的端部,所述天窗电机与汽车蓄电池之间电连接,二者的连接电路上设置有三极管开关,并通过三极管开关连接逻辑控制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汽车天窗独立于汽车原有电路之外,蓄电池通过电压转换模块直接给逻辑控制器供电,限位开关在天窗完成关闭时触发逻辑控制器关闭天窗电机,或者在关闭过程中碰触到异物时同样触发逻辑控制器关闭天窗电机。三极管开关与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控制器控制天窗电机关闭天窗或暂停关闭天窗。
进一步的,所述汽车天窗还包括红外检测装置,所述红外检测装置包括红外信号发射模块和红外信号接收模块,所述外信号发射模块和红外信号接收模块分别设置于汽车天窗窗框的相对两侧,所述红外信号发射模块电连接汽车蓄电池,所述红外信号接收模块电连接逻辑控制器。当红外信号接收装置能够正常接收到红外信号发射模块发出的红外信号时,逻辑控制器才会接收雨量传感器的信号控制电机启动,当不能正常接收信号时,说明天窗处有异物存在,此时逻辑控制器不能启动天窗电机。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设计的一种汽车天窗的进步之处在于:雨量传感器与逻辑控制器电连接,用于在雨量传感器检测到降雨时触发控制器启动天窗电机关闭天窗;限位开关用于天窗完成关闭或者在关闭途中遇到异物时触发控制器暂停关闭天窗;三极管用于控制器控制电机关闭天窗或暂停关闭天窗。通过上诉各部件的协同作用,做到了汽车行驶途中突然降雨,在不干扰驾驶员的情况下能够自动关闭天窗,使驾驶员能够专心开车,避免不必要的安全隐患,以及在车辆停车没有关闭天窗时,在突然降雨的情况下也能够自动关闭天窗,保护汽车内饰和其他电子器件不被破坏。本实用新型专利是一套独立在汽车电路以外的电路系统,绕开了汽车点火开关,可以由汽车蓄电池直接供电,这么做的好处是便于控制系统的安装与维修,而且在汽车熄火状态下也能正常使用,并且做到了即使该系统出现任何问题也不会对汽车原有的电器件造成损害,以免带来额外的经济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理工大学,未经沈阳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434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皮带输送机智能打滑检测装置
- 下一篇:无固相压井液密度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