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特定发声结构的泥咕咕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34418.5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06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夏悯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悯霞 |
主分类号: | G10D7/026 | 分类号: | G10D7/026;G10D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57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特定 发声 结构 咕咕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特定发声结构的泥咕咕,涉及美术工艺品领域;其内部设有空心结构、吹孔与响孔,响孔一端与空心结构连通,另一端与外界空气连通;吹孔一端与响孔连通,另一端与外界空气连通;吹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20°~40°,响孔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20°~40°;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泥咕咕的发声结构设定标准,只需要依靠双手即可捏制而成,简单的依靠竹棍打孔,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便可发出声音,泥咕咕满发声原理下可自由捏制形状,制作方式简单易上手,制得的泥咕咕不仅能发声,且发出的声音比传统的泥咕咕悠扬,对传统工艺品的推广起到有利作用,也能在教育上在陶艺方向进行教学传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美术工艺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特定发声结构的泥咕咕。
背景技术
泥咕咕是一种传统民俗工艺品,因其尾部有小孔,吹时发出咕咕的声音,故称“泥咕咕”。
传统的泥咕咕在制作时,通常是用竹棍在尾部的大概位置插出小孔,因为插的小孔的个数、角度与直径均不固定,全凭手艺匠人的经验与技术,导致首次接触到泥咕咕制作的人可能无法制作出能发声的泥咕咕,不利于工艺品的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特定发声结构的泥咕咕,其吹孔与响孔的个数固定,且吹孔与响孔的角度设置在一定范围内,进而解决传统的泥咕咕在制作时插的小孔的个数、角度与直径不固定的技术问题。
一种具有特定发声结构的泥咕咕,内部设有空心结构、吹孔与响孔,所述响孔一端与所述空心结构连通,另一端与外界空气连通;所述吹孔一端与所述响孔连通,另一端与外界空气连通;所述吹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20°~40°,所述响孔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20°~40°。
优选的,为了使发出的声音更加优雅,所述吹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所述响孔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
优选的,吹孔与响孔的直径随泥咕咕的大小而改变,当泥咕咕尾部直径为2厘米,其吹孔与响孔的直径小于1cm。
优选的,当泥咕咕尾部直径为2厘米,其吹孔与响孔的直径为0.5厘米。
优选的,泥咕咕在具有特定发声结构,即满足发声原理下可自由捏制形状,且可以在在外形上绘上精美的图案,其形状较为常见的为鸟形。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泥咕咕的吹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20°~40°,响孔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20°~40°,且吹孔与响孔的直径小于1cm;对泥咕咕的发声结构设定标准,制作方式简单易上手,制得的泥咕咕不仅能发声,且发出的声音比传统的泥咕咕悠扬,对传统工艺品的推广起到有利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空心结构-1、吹孔-2、响孔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悯霞,未经夏悯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344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