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菌检查薄膜滤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730949.7 | 申请日: | 2022-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469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 发明(设计)人: | 杨静;张波;赵普宇;杨宁;徐君;姜玉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郑州联勤保障中心药品仪器监督检验站 |
| 主分类号: | C12M1/26 | 分类号: | C12M1/26;C12M1/24;C12M1/12;C12M1/04;C12M1/00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德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9 | 代理人: | 刘磊娜 |
| 地址: | 10007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菌 检查 薄膜 滤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菌检查薄膜滤器,其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部通过倒转机构固定有样品容器,所述样品容器顶部连接有样液管,所述样液管呈直线型限位在所述固定架下部,所述固定架下部还设有泵液装置;所述泵液装置包括转轴和环形均匀的固设于转轴上的多个可自动复位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自由端铰接有压辊,所述压辊与样液管相对应设置,随着转轴旋转挤压所述样液管进行泵液;所述样液管另一端通过分液管与三个样液分管相连,所述样液分管另一端与集菌培养器相连,所述集菌培养器设置在滤杯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生物无菌集菌仪器,具体涉及一种无菌检查薄膜滤器。
背景技术
在保证无菌产品使用安全的检验项目中,无菌检查时常规意义上的必检项目。而在无菌检测领域中,薄膜过滤法是使用最多的方法之一。薄膜过滤法的操作原理是通过将液体中存在的微生物截留与滤膜表面,然后利用液体培养基进行浇注培养,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并在控制相应温度的情况下,截留到的微生物最终通过增殖影响培养基的澄清度从而达到能被肉眼观察到的结果。公告号为CN205974530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生物无菌薄膜过滤装置,包括集菌仪、多个集菌培养器、培养支架、滤筒、抽水泵、控制面板、样品支架和样品容器,大大解放了工作人员的双手,为工作人员的操作带来了诸多便利,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通过活动暗扣可将各个集菌培养器进行区分,减少不同菌相互混合的影响,保证了检验的准确度。但存在以下缺陷:1,样品容器固定不牢靠,不易翻转;2,抽水泵内部结构会对样品中的细菌产生影响,影响检测结果;3,需要大量的人力操作,操作重现性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样品容器翻转,样品溶液中细菌不受外界影响,自动化程度高的无菌检查薄膜滤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菌检查薄膜滤器,其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部通过倒转机构固定有样品容器,所述样品容器顶部连接有样液管,所述样液管呈直线型限位在所述固定架下部,所述固定架下部还设有泵液装置;
所述泵液装置包括转轴和环形均匀的固设于转轴上的多个可自动复位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自由端铰接有压辊,所述压辊与样液管相对应设置,随着转轴旋转挤压所述样液管进行泵液;
所述样液管另一端通过分液管与三个样液分管相连,所述样液分管另一端与集菌培养器相连,所述集菌培养器设置在滤杯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倒转机构包括从上往下水平设置的上卡环、中卡环和下卡环,所述下卡环通过连接杆二连接在安装杆一端,所述上卡环通过连接杆一连接在所述安装杆另一端,所述连接杆一左端设有滑块,所述安装杆上设有与所述滑块相适配的滑槽,所述安装杆中部通过转杆一铰连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中卡环右端固设有转杆二,所述转杆二与固设于固定架上的减速电机一的输出轴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伸缩杆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内设有芯杆,所述芯杆内端通过顶块卡设在所述套筒内,所述顶块与套筒底部之间设有弹簧,所述芯杆外端固设有U型座,所述压辊通过辊轴铰连在所述U型座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侧板,两个所述侧板中部和底部之间分别固设有安装板和底板,两个侧板下部后侧设有后板,所述后板上固设有安装块,所述样液管通过上下两个固定扣固定在所述安装块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集菌培养器包括底部开口的杯体和漏斗形的连接座,所述杯体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连接座上水平设有滤膜,所述连接座中部设有出液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多个所述滤杯固设在抽滤器上,所述抽滤器内设有与多个所述滤杯下部相连通的导液槽,所述导液槽一端设有出液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滤膜设置在所述杯体底部与连接座之间,所述滤膜与杯体之间设有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郑州联勤保障中心药品仪器监督检验站,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郑州联勤保障中心药品仪器监督检验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309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加固机构的螺旋管冷凝器
- 下一篇:一种幕墙大明框与铝板面层安装固定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