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业余热与矩阵地热井群联合储热再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20090.1 | 申请日: | 202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80650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景明;李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景明;李鹏 |
主分类号: | F24D3/18 | 分类号: | F24D3/18;F24D3/02;F24D3/10;F24D19/10;F24T10/20;F25B27/02;F25B3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 余热 矩阵 地热 联合 再利用 系统 | ||
工业余热与矩阵地热井群联合储热再利用系统,由热泵机组、循环泵机组Ⅰ、循环泵机组Ⅱ、分水器、过滤罐、回灌泵组、换热器和抽水泵组组成,热泵机组的热水进水口用保温管道通过循环泵机组Ⅰ与乏汽热余热水源连通,热泵机组的热水出水口用保温管道通过循环泵机组Ⅱ与换热器热水连通,换热器的热水出口与回灌泵连通,回灌泵的出水口与分水器连通,分水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通向矩阵井的回灌井,抽水泵组的抽水泵的进水口通过抽水管道深入取水井中,抽水泵组的抽水泵的出水口与过滤罐连通,过滤罐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换热器的冷水进水口连通,换热器的冷水出水口与热泵机组的冷水进水口连接通,热泵机组的冷水出口通过保温传输管道与乏汽热余热源连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余热利用系统,尤其是一种工业余热与矩阵地热井群联合储热再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采暖季利用地热井地热通过水源热泵供暖,是普遍采用的效果不错的节能供热方法。但是,众所周知,目前利用地热供暖,国家政策仅允许同层回灌的方式换取地热,若采用大规模利用地热源供暖在连续利用一定时间后,所利用的地热层的温度就会大幅度下降,自然回温较慢,尤其不能满足后续使用地热供暖的热量需求。同时都知道,电厂和钢厂等工业循环水余热都排入了大气之中,不仅浪费了能源,还加剧了温室效应。将工业乏汽热及余热在错季通过地热回灌井回灌地热井采暖层储热,应该是一个不错的方案。因此,设计一种在非采暖季将工业乏汽热及余热经交换通过地热井注入地下采暖层储存,使地质采热层实现热量供需平衡,工业余热与矩阵地热井群联网储热再利用系统,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业余热与矩阵地热井群联合储热再利用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工业余热与矩阵地热井群联合储热再利用系统,由热泵机组、循环泵机组Ⅰ、循环泵机组Ⅱ、分水器、过滤罐、回灌泵组、换热器和抽水泵组组成,其特征在于,热泵机组的热水进水口用保温管道通过循环泵机组Ⅰ与工业乏汽热余热水源连通,热泵机组的热水出水口用保温管道通过循环泵机组Ⅱ与换热器热水进口连通,换热器的热水出口与回灌泵组的回灌泵进口连通,回灌泵组的回灌泵的出水口与分水器连通,分水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通向矩阵井的回灌井,抽水泵组的抽水泵的进水口通过抽水管道深入取水井中,抽水泵组的抽水泵的出水口与过滤罐连通,过滤罐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换热器的冷水进水口连通,换热器的冷水出水口与热泵机组的冷水进水口连接通,热泵机组的冷水出口通过保温传输管道与工业乏汽热余热源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在分水器通向回灌井的管道上设有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过滤罐为过滤罐组,每一台抽水泵对应一台过滤罐,从过滤罐的出水口到换热器的冷水进水口之间的管道上设有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抽水泵组的抽水泵的台数与矩阵井的取水井数相同,回灌泵组的回灌泵的台数与矩阵井的回灌井数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回灌井和取水井成对设置,一眼回灌井和一眼取水井为一组,若干组回灌井和取水井在地表近距离呈矩阵状集中布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取水井和回灌井均包括深井泵层、光管层和换热层,换热层为花管,取水井和回灌井的换热层进入地质热层后通过第一次弯曲变向后分别同时向远离取水井和回灌井的中心方向延伸,取水井和回灌井的换热层相距的距离远大于它们的光管层之间的距离,且取水井和回灌井的换热层通过第二次变向使其尾部近距离交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取水井和回灌井的换热层通过第一次弯曲变向后变成一上一下水平方向或向下的倾斜方向的布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取水井和回灌井的换热层相对位置在上的通过第二次弯曲变向后其尾部向下弯曲,相对位置在下的通过第二次弯曲变向后其尾部向上弯曲,由此形成取水井和回灌井的换热层的尾部近距离交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景明;李鹏,未经张景明;李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200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岩溶发育区地下水位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更换刀片的磨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