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业余热与矩阵地热井群联合储热再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20090.1 | 申请日: | 202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80650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景明;李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景明;李鹏 |
主分类号: | F24D3/18 | 分类号: | F24D3/18;F24D3/02;F24D3/10;F24D19/10;F24T10/20;F25B27/02;F25B3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 余热 矩阵 地热 联合 再利用 系统 | ||
1.工业余热与矩阵地热井群联合储热再利用系统,由热泵机组、循环泵机组Ⅰ、循环泵机组Ⅱ、分水器、过滤罐、回灌泵组、换热器和抽水泵组组成,其特征在于,热泵机组的热水进水口用保温管道通过循环泵机组Ⅰ与工业乏汽热余热水源连通,热泵机组的热水出水口用保温管道通过循环泵机组Ⅱ与换热器热水进口连通,换热器的热水出口与回灌泵组的回灌泵进口连通,回灌泵组的回灌泵的出水口与分水器连通,分水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通向矩阵井的回灌井,抽水泵组的抽水泵的进水口通过抽水管道深入取水井中,抽水泵组的抽水泵的出水口与过滤罐连通,过滤罐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换热器的冷水进水口连通,换热器的冷水出水口与热泵机组的冷水进水口连接通,热泵机组的冷水出口通过保温传输管道与工业乏汽热余热源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余热与矩阵地热井群联合储热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分水器通向回灌井的管道上设有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余热与矩阵地热井群联合储热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罐为过滤罐组,每一台抽水泵对应一台过滤罐,从过滤罐的出水口到换热器的冷水进水口之间的管道上设有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余热与矩阵地热井群联合储热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抽水泵组的抽水泵的台数与矩阵井的取水井数相同,回灌泵组的回灌泵的台数与矩阵井的回灌井数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业余热与矩阵地热井群联合储热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灌井和取水井成对设置,一眼回灌井和一眼取水井为一组,若干组回灌井和取水井在地表近距离呈矩阵状集中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业余热与矩阵地热井群联合储热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取水井和回灌井均包括深井泵层、光管层和换热层,换热层为花管,取水井和回灌井的换热层进入地质热层后通过第一次弯曲变向后分别同时向远离取水井和回灌井的中心方向延伸,取水井和回灌井的换热层相距的距离远大于它们的光管层之间的距离,且取水井和回灌井的换热层通过第二次变向使其尾部近距离交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业余热与矩阵地热井群联合储热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取水井和回灌井的换热层通过第一次弯曲变向后变成一上一下水平方向或向下的倾斜方向的布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业余热与矩阵地热井群联合储热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取水井和回灌井的换热层相对位置在上的通过第二次弯曲变向后其尾部向下弯曲,相对位置在下的通过第二次弯曲变向后其尾部向上弯曲,由此形成取水井和回灌井的换热层的尾部近距离交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景明;李鹏,未经张景明;李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2009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岩溶发育区地下水位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更换刀片的磨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