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间包胎膜对中测量工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715209.6 | 申请日: | 2022-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74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 发明(设计)人: | 王臣;朱绍光;张立军;王德慧;周冰洋;赵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莱钢永锋钢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41/00 | 分类号: | B22D41/00 |
| 代理公司: | 山东辰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36 | 代理人: | 韩月娥 |
| 地址: | 251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间 胎膜 测量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行业连铸机中间包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中间包胎膜对中测量工具,包括握管,握管的一端连接有支撑管,支撑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对中工具板,对中工具板的长度为210mm、宽度为90mm、厚度为10mm,握管、支撑管和对中工具板的横截面呈“镰刀”状,握管远离支撑管的一端连接有降温握柄。本实用新型可满足中间包施工前的测量准备,避免胎膜重复放置仍然不对中的情况,为操作人员提供了科学测量工具和方法,提高了作业效率和准确度,为后续浇钢时间逐步从45小时提高到60小时以上提供了技术支持,避免长时间操作,对操作人员造成烫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行业连铸机中间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间包胎膜对中测量工具。
背景技术
中间包耐材施工是连铸工序的关键作业,施工过程,需先放入胎膜,然后进行干式料投放。目前在施工操作过程中,在中间包胎膜吊起下落时,单纯依靠施工人员目测两边距离来调整胎膜落下位置,会因人而异,会出现偏差,偏差超过一定幅度,会出现一侧包壁耐材过薄,导致包壳温度升高,提前发现则中间包紧急下线处理,打乱生产节奏,如果发现不了,则可能引发中间包壳穿钢,造成设备等财产损失,严重危害到连铸作业人员人身安全;即使未出现险情,但也制约浇钢时间的提升,始终维持在45小时左右,不能满足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单纯依靠施工人员目测两边距离来调整胎膜落下位置会出现偏差,不能满足使用需求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中间包胎膜对中测量工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间包胎膜对中测量工具,包括握管,所述握管的一端连接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对中工具板,所述对中工具板的长度为210mm、宽度为90mm、厚度为10mm,所述握管、支撑管和对中工具板的横截面呈“镰刀”状,所述握管远离支撑管的一端连接有降温握柄。
优选的,所述降温握柄包括握持柄,所述握持柄设置在握管远离支撑管的一端,所述握管远离支撑管一端位置的内管壁上连接有支撑盘,所述支撑盘远离支撑管的一端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穿过握管并固定连接在所述握持柄靠近握管的一端,所述握管和握持柄上共同套接有耐热玻璃套,位于所述握持柄和支撑盘之间的耐热玻璃套内填充有液态水,所述耐热玻璃套上还安装有换水组件。
优选的,所述耐热玻璃套的内套壁上对称开设有置物槽,所述置物槽的槽底连接有热敏变色涂料层,所述热敏变色涂料层远离置物槽的一侧设有保护膜,所述保护膜连接在耐热玻璃套的内套壁上。
优选的,所述耐热玻璃套的外套壁上沿竖直方向设有刻度值。
优选的,所述换水组件包括导水管,所述导水管连通在所述耐热玻璃套靠近握管一端位置的外套壁上,所述导水管上安装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支撑盘的下端对称连接有倾斜设置的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握管的内管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间包胎膜对中测量工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中间包胎膜对中测量工具,利用对中工具板宽度来纠正胎膜落下位置,对中工具板与包壁工作层耐材施工厚度90mm相吻合,通过工具位置,来确定胎膜放置位置,验证两侧空间是否相等,从而达到耐材厚度一致的结论,避免胎膜重复放置仍然不对中的情况,为操作人员提供了科学测量工具和方法,提高了作业效率和准确度,为后续浇钢时间逐步从45小时提高到60小时以上提供了技术支持。
2、该中间包胎膜对中测量工具,通过耐热玻璃套内的液态水对热量进行吸收,避免长时间操作,热量传递到握持柄上对操作人员造成烫伤,当液态水升温到一定程度后,打开导水管的阀门,将耐热玻璃套内液态水放出并进行更换。
3、该中间包胎膜对中测量工具,热敏变色涂料层的颜色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操作人员通过观察热敏变色涂料层的颜色变化可以得知此时液态水内的大致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莱钢永锋钢铁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莱钢永锋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152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夹持装置以及使用该夹持装置的铝型材挤压线牵引机
- 下一篇:自主定位式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