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摆尾推进的地效航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97404.0 | 申请日: | 202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317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张纪;张桂勇;胡唤;邢志勇;梁思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35/00 | 分类号: | B64C35/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王思宇;李洪福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推进 航行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摆尾推进的地效航行器,包括上层机身、传动装置、尾部和下层机身;所述下层机身内部安装有电源机构、电机支撑结构、轴承支撑结构和旋转托盘;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电机、传动轴、轴承、锥齿轮组和滑槽;所述锥齿轮组包括相互啮合的竖直锥齿轮和水平锥齿轮;所述传动轴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依次安装所述轴承和所述竖直锥齿轮;所述水平锥齿轮底部连接于所述旋转托盘;所述水平锥齿轮固定安装有滑槽座,所述滑槽底部转动安装于所述滑槽座;所述尾部包括尾部摆动杆、尾部固定球和摆尾;所述尾部摆动杆一端插入所述滑槽,另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尾部固定球。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两栖航行器在离开水面时难以控制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效航行器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摆尾推进的地效航行器。
背景技术
地面效应是指当机翼贴近地面或水面飞行时作用在机翼上的升力的增加,这是由于机翼下表面与地面之间的流动阻塞导致的。此外,由翼尖涡流引起的诱导速度会因地面的存在而减小,从而减小了由翼尖涡流诱导速度引起的诱导阻力。
传统的使用螺旋桨推进的两栖航行器在出水和入水时,由于螺旋桨上下处于两种密度相差极大的流体即空气和水中,在动力学方面会产生极大的不平衡,进而导致两栖航行器难以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小型两栖航行器在离开水面时难以控制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摆尾推进的地效航行器。本实用新型利用地面效应的原理降低其起飞初始速度的要求,并提高其相对的载重能力,在航行器出水进入滑翔状态后,无需继续耗能推进就可以滑行较远距离,可以大幅节约能耗,获得更好的续航能力。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摆尾推进的地效航行器,包括上层机身、传动装置、尾部和下层机身;
所述上层机身包括两侧的机翼;
所述下层机身内部安装有电源机构、电机支撑结构、轴承支撑结构和旋转托盘;
所述传动装置位于所述下层机身内部;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电机、传动轴、轴承、锥齿轮组和滑槽;所述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电机支撑结构,所述电机与所述电源机构连接;所述锥齿轮组包括相互啮合的竖直锥齿轮和水平锥齿轮;所述传动轴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依次安装所述轴承和所述竖直锥齿轮,所述轴承安装于所述轴承支撑结构;所述水平锥齿轮底部连接于所述旋转托盘;所述旋转托盘转动安装于所述下层机身;所述水平锥齿轮固定安装有滑槽座,所述滑槽底部转动安装于所述滑槽座;
所述尾部包括尾部摆动杆、尾部固定球和摆尾;所述尾部摆动杆一端插入所述滑槽,另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尾部固定球;所述摆尾固定安装于所述尾部固定球;所述上层机身和所述下层机身尾部均设置有凹槽,所述尾部固定球位于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机翼末端安装有浮箱。
进一步地,所述上层机身和所述浮箱表面均为流线型设计。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机构内部设置电池用于为所述电机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轴通过键连接于所述轴承的内圈,所述轴承的外圈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安装于所述轴承支撑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滑槽能够绕垂直于所述水平锥齿轮所在平面的轴线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尾部固定球与所述凹槽之间涂有防水润滑剂润滑。
较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摆尾推进的地效航行器,流线型机身可有效减少水及空气中的阻力,机身分为上下两层,结构简单,下层用于承载电池、电动机及传动装置,上层则安装有固定翼,用于地面效应的利用以及飞行时的升力提供,在机翼端部安装有流线型外形的浮箱,在水面航行时可以在两侧提供浮力,并提高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974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储能电站中的冷却装置
- 下一篇:大型LNG储罐DR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