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液氧站房实现智能控制的减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93657.0 | 申请日: | 202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782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杰;吴兵;岳来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天翔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13/02 | 分类号: | F17C13/02;F17C13/04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邦滋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5 | 代理人: | 李蕾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液氧 实现 智能 控制 减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液氧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医用液氧站房实现智能控制的减压装置,包括壳体、盖板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缓冲罐,所述壳体整体呈方形结构,壳体上部开口,盖板设置在壳体上部的开口处;所述壳体端部设置有进气口、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液氧站的氧气瓶相连,出气口与用气管相连,所述进气口、出气口内侧分别通过管道与缓冲罐相连;所述缓冲罐固定设置在壳体内部,缓冲罐内部设置有减压阀,且减压阀设置在进气口与缓冲罐连接部位的内侧;所述进气口、出气口与缓冲罐相连的管道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电子压力表、第二电子压力表,所述第一电子压力表、第二电子压力表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降低介质压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液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用液氧站房实现智能控制的减压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疗领域中,中心供氧系统大部分主用氧气是采用液氧站供氧。液氧储罐直接供氧,有较高压力,无法直接使用,必须通过汽化并减压之后,才能使用。现有多是通过减压阀来实现减压的目的,但是单个的减压阀,实际功能比较简单,在实际应用时存在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液氧站房实现智能控制的减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液氧站房实现智能控制的减压装置,包括壳体、盖板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缓冲罐,所述壳体整体呈方形结构,壳体上部开口,盖板设置在壳体上部的开口处;所述壳体端部设置有进气口、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液氧站的氧气瓶相连,出气口与用气管相连,所述进气口、出气口内侧分别通过管道与缓冲罐相连;所述缓冲罐固定设置在壳体内部,缓冲罐内部设置有减压阀,且减压阀设置在进气口与缓冲罐连接部位的内侧;所述进气口、出气口与缓冲罐相连的管道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电子压力表、第二电子压力表,所述第一电子压力表、第二电子压力表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侧面设置有显示台,所述显示台整体呈楔形块结构,显示台上设置有倾斜向上的斜面,在斜面上设置有触控屏,所述触控屏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侧的边角处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盖板相互卡住。
优选的,所述第二电子压力表与缓冲罐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电动阀门,所述电动阀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在第二电子压力表与出气口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加湿管,所述加湿管顶部设置有注水口。
优选的,所述缓冲罐顶部设置有泄气口,泄气口外侧设置有密封塞,泄气口内侧设置有单向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减压装置,通过设置缓冲罐搭配减压阀使用,从而对减压后的气体进行存储缓冲;同时在缓冲罐前后侧设置的两组压力表则能够很好的检测出减压前后的压力情况,以便管理调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壳体;2、盖板;3、显示台;4、触控屏;5、进气口;6、出气口;7、缓冲罐;8、第一电子压力表;9、电动阀门;10、第二电子压力表;11、加湿管;12、支撑块;13、泄气口;14、注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天翔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天翔医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936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