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卷材自动上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689396.5 | 申请日: | 2022-03-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50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 发明(设计)人: | 苏飞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苏邦尔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H19/12 | 分类号: | B65H19/12;B65H16/02 |
| 代理公司: | 郑州银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58 | 代理人: | 张凯 |
| 地址: | 45495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卷材 自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卷材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卷材自动上料装置,该装置包括轴杆,轴杆用于从卷材的中心穿过;传输机构,传输机构用于供所述轴杆和卷材放置,并进行传输;抓料机构,抓料机构布置在传输机构传输行程的终端,用于抓取轴杆和卷材;收料架,收料架用于供抓料机构放置所述轴杆和卷材;限位机构,限位机构用于将轴杆限位在所述收料架上,避免卷材从所述收料架上拉出时轴杆出现随动的现象,以致卷材位姿变化,通过上述设置,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卷材上料时人工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且易造成浪费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卷材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卷材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卷材上料工作中,传统方式是通过人工搬抬进行上料操作,存在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以及具有安全隐患的问题,随着相关技术的逐渐改进,卷材实现了自动上料,卷材能够被自动传输至收料架上,而后由牵引装置将卷材从收料架上拉出,但仍存在一定问题:牵引装置从收料架上拉出卷材时,卷材逐渐脱离收料架,在此过程中,容易出现散卷现象,卷材的姿态常常会出现变化,需要停机后由人工进行拉拽调整,否则后续铺料或裁切时会出现残片的浪费,存在人工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且易造成浪费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卷材自动上料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卷材上料时人工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且易造成浪费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卷材自动上料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卷材自动上料装置,包括:
轴杆,轴杆用于从卷材的中心穿过;
传输机构,传输机构用于供所述轴杆和卷材放置,并进行传输;
抓料机构,抓料机构布置在传输机构传输行程的终端,用于抓取轴杆和卷材;
收料架,收料架用于供抓料机构放置所述轴杆和卷材;
限位机构,限位机构用于将轴杆限位在所述收料架上,避免卷材从所述收料架上拉出时轴杆出现随动的现象,以致卷材位姿变化。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卷材自动上料装置的有益效果是:卷材在轴杆、传输机构和抓料机构的作用下,实现了自动上料至收料架,有效地解决了人工搬抬存在的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以及具有安全隐患的问题;为了避免后续牵引装置从收料架上拉出卷材时,卷材出现散卷的现象,通过设置限位结构,将轴杆限位在所述收料架上,避免卷材从所述收料架上拉出时轴杆出现随动的现象,以致卷材位姿变化,有效避免了后续出现卷材散卷的现象,不再需要人工进行拉拽调整,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综上,通过上述设置,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卷材上料时人工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且易造成浪费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抓料机构包括底板,底板上铰接有翻转动力件,翻转动力件的输出端连接有钩臂,钩臂用于在翻转动力件的作用下将轴杆和卷材抓取至所述收料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翻转动力件为气缸,气缸的缸筒铰接所述底板,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钩臂。
进一步地,所述轴杆的端部设置有轴承,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收料架上的U型卡槽,U型卡槽供轴杆端部的轴承落入,限位机构还包括锁卡件,锁卡件用于将所述轴承压紧在所述U型卡槽内,进而避免轴杆径向窜动和轴向窜动。充分避免了轴杆在径向和轴向可能出现的窜动。
进一步地,所述轴杆的端部止转装配有第一齿轮,限位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收料架上的磁粉制动器,磁粉制动器上具有用于与第一齿轮接触后啮合的第二齿轮,磁粉制动器用于止转轴杆。充分避免了轴杆在卷材带动下可能出现的自转,进一步提高了限位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轴杆为气涨轴。气涨轴经济高效,轴的设计为实际工作需要设计,对厚薄宽窄等各类型卷材皆能适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苏邦尔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未经河南苏邦尔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893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亚临界氧化催化回收设备





